【記者郭書宏高雄報導】當西方油畫遇上東方《金剛經》會是怎樣一番景象?藝術家黃壬來將多年研讀《金剛經》的體悟,透過畫筆展現出該經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其作品即日起在高雄圓照寺佛教文物館展出,他期待觀者能透過油畫發無上菩提心,成就無上菩提果。
現任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及創意藝術產業所教授的黃壬來,是美國喬治亞大學藝術教育博士,長期從事藝術教育與生命教育。他平素崇尚自然,近年嘗試融合佛法、書法與油彩畫法作畫,曾舉辦五次油畫及水彩個展。
圓照寺監院玄慧法師表示,這次展出的三十件《金剛經》油畫,是黃壬來教授融合佛法、書法與油彩畫法元素,以多重技法表現經典中的深層意義,藉由雲彩與自然山水的變幻,透過色彩筆觸傳達《金剛經》要義,分有六如、六無、雲遊、習經、山水、諦願等系列。
其中,「六如系列」作品源自《金剛經》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畫者以多彩紛擾比「夢」,以煙飛雲散比「幻」,再以世俗無明喻「泡」,以迷濛似真喻「影」,終以拭鏡現真示「露」,以炫光急閃示「電」,旨在提示生命倏忽短暫,惟力修六度,始能登彼岸;並揭示「離相無住」的精義,以無我、無執、無為的人生態度,才能得大自在。
「藝術、宗教與生命實相互為用,相輔相成。」玄慧法師指出,要精確傳達《金剛經》內涵並非易事,而黃壬來巧妙地藉由雲彩與山水的變幻,提示大眾要秉持清淨心,體察天地純然的本質,悟得佛經闡述的無常與無爭之理,而後自覺覺他,利益大眾。
圓照寺除不定期舉辦展覽外,長年來以各種活潑生動的方式,吸引大眾親近佛法,像是以音樂詮釋佛理、以藝術教化人心,且曾與已故音樂家黃友棣合作,從事佛教歌詞曲創作;還特別成立「金喬覺歌劇坊」,以傳統戲劇歌仔戲演出佛教經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