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八十歲的竹編工藝類保存者黃塗山,數十分鐘將一根竹子,劈成薄片如絲,快速編織成藝術品。黃塗山是今年文建會指定六位「人間國寶」之一。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王壽來說,「九十九年度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暨保存團體、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授證典禮,三十一日於台中創意文化園區舉辦。
由行政院院長吳敦義代表國家遞交指定證書,典禮當天園區開放民眾參與,並為漆工藝類保存者王清霜、竹編工藝類保存者黃塗山,舉辦「頂真‧巧藝二○一國家指定重要傳統藝師特展」,展期至八月二十九日。

九十九年文建會指定「人間國寶」有六位,竹編工藝類保存者黃塗山、南管戲曲林吳素霞(圖/記者邱麗玥)、漆工藝類保存者王清霜、南管音樂類保存者張鴻明、布農族音樂pasibutbut保存團體: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及客家八音保存團體: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
南管戲曲林吳素霞指出,她五十八年開始教南管戲曲,傳承都一直斷斷續續進行,因為學生都為就業或家庭而中斷,學戲曲一定要有毅力和興趣,需犧牲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她表示,文化藝術是需專心和不悔的精神,好的批評要接受,不能因環境變遷而變質,要保有自己文化的風格。
今年已八十歲的黃塗山,十四歲開始竹藝,當時因為生活,進入竹山邵立竹材工藝傳習所學習竹藝四年,畢業後有文憑也有技藝,要學竹藝最重要先學會坐功,因為開始工作就要坐一整天,喜歡竹藝的他,只要看到好的造型,都會記下來,回家後設計成竹藝作品。
此外,文建會今年首度指定「石滬修造技術」及「交趾陶保存修復技術」兩項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澎湖石滬是名聞海內外的文化景觀,且為台灣爭取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潛力點;葉王交趾陶素負盛名,林洸沂長年投入其作品修復工作,是交趾之美的幕後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