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放下即是輕鬆,隨意就會快樂。快樂,其實十分簡單。幸福,就在一念之間。
古人莊子,不去做相國,寧願在無米下鍋時,借用鄰居之糧。他的智慧,無可非議。那他所追求的又是什麼?做為相國,就要為事奔波,為國忙碌。不做相國,清靜自樂,從生活裡每一細微之處,發現與創造完全屬於自己的快樂。每一種奢華的物質享受,都可以使我們開心,開心有著一個尺度。精神享受,同樣也能夠使我們開心,尺度的長短,不好比較。在莊子的心中,我想他認為不做相國,才有更長尺度的幸福吧!許多時候,失去時我們並沒有發現,得到了會反而失去更多。作為聖賢的莊子,一定比我更理解生活,遠遠得到更多!
萬物由心而生,由心而化,有心之人才有實在知覺,無心之人如同行屍走肉,偏激之人恰似提線木偶,被世俗名利一次次操作。世人庸俗,絕大多的無奈與苦惱,都是自己把自己侷限的結果。他們放不開心胸,固執而自以為是,因此所得到的快樂片面且單一。境界之美,許多時候,總要經歷無數,才能看得清楚!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