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眼集】痛與通

心惠 |2010.07.25
989觀看次
字級

文/心惠

到普賢寺支援三時繫念法會,遇到一位特別的醫師,只要看耳朵就能知道身體哪裡有問題,醫術真是高明。因為好奇,我也去給醫生看,診斷果然很準,我的問題一下就被他看出來了。

醫生在我的耳朵上貼了幾片刺激穴位的小貼紙,要貼一個星期,而且要時常捏一捏才有效。捏下去的時候很刺痛,每次捏個三秒鐘,我就受不了,但是「不通則痛,不痛則通」,就是因為身體某些地方出了問題才會感覺痛,更需要多用心按摩,讓病處能夠漸漸無礙。

修行也是如此。妙←法師在《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中說「居礙反通,求通反礙」,勸修道人要「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逍遙,以遮障為解脫,以群魔為法侶,以留難為成就,以敝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布德為棄屣,以疏利為富貴,以屈抑為行門」。我想,用功的人碰到逆境時,一定會很開心,因為只要忍耐過去,就多一份通行無礙。相反地,常求安逸的人,想要得到解脫,難啊!

心定和尚給學院同學開示時說,我們的心會感覺到痛苦,是因為它充滿情愛。有了愛,就會有渴望,從愛自體到愛境界,全心全意地保護著「我」與「我所」 ;而菩薩像清涼月,常遊在畢竟空的世間,沒有自我,沒有比較喜歡或討厭的人事物,所以對於所緣境的存在與否不受影響。

菩薩如何在世間的痛苦中,超然自在、通達無礙呢?《佛子行三十七頌》第十二頌告訴我們,要「培養不執著世間物質的態度,堅定到就算某人帶走你擁有的一切,你也心懷慈悲,並為他祈禱,祝他富足健康」。菩薩和凡夫不同的地方,就在於當被人侮辱或傷害時,依然對眾生心懷慈悲與尊敬,並了解最愛的東西正是讓自己痛苦的原因,所以遇到煩惱,樂於借境修行,不斷挑戰自己的習氣,最後而能展露自性光芒。

因此,煩惱與痛苦是解脫最好的工具。生活中種種的煩惱,正暗示那些地方需要「捏」一下,才不會妨礙清淨自在的本性。當我們遇到傷害時,與其逃避痛苦,不如張開雙臂迎接它吧!因為接受痛苦,才能真正讓我們的心猶如淨滿月,通達圓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