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學院31佛學院的一天之十三》心旅起點-圓門

信慧 |2010.08.08
962觀看次
字級

文/信慧

所有來到叢林學院求法的學子,不論自行前來,或有雙親陪同,都是拎著行李,從六十坡拾級而上,成蔭綠樹夾道相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飄揚的國旗與教旗,以及四座象徵悲智願行的白色寶塔燈;接著就是弧線優美,朱紅得發亮的圓門,也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的院門。

圓門是女眾學部學生一切學習的開始,新生第一天報到,剛走上圓門前的平台,便見到學長們迎人笑臉,之後的許多學習,也都在圓門前進行,例如讀書會、藥石後的法器練習、與師長的談話、名相考核、同學間的交流等,甚至大師來學院巡視時,也都選擇在圓門為學生開示。

進入圓門,意味叢林學子即將展開人生新頁酖酖想重新打磨生命的玉石,讓生命發出溫潤晶瑩的輝光 ?想重新排列性靈的DNA,不在習氣中繼續輪轉?

圓門後方無限寬廣的學習天地,有著改寫許多生命的軟體:往昔的不能、不會、不行、不願意、不要……,在叢林的解行教育中,「不」字會漸漸淡去,終至清淨。

學院有來自十六國的學生,想拓寬國際視野和人我相待能力,有沒有困難?當然有!但行者不會驚懼,因為可以依靠三寶;因為已經進得圓門酖酖師長帶領在前,菩提道上的學子調御身心或許辛苦,然而不調伏,更苦。因此,心中感恩、歡喜、慚愧,當下提起正念,現前便是桃源淨土,圓門之內,確實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談起初至圓門的經驗,同學各有不同體會。來自馬來西亞的有和同學回憶,第一次來學院,是參加馬來西亞東禪佛學院的參訪團,當時在圓門接受盛情的歡迎,心中感動至今難忘。

飛越大半個地球,從英國來到學院的有安同學表示,第一次到圓門,感覺並不陌生,好像從前就來過,真心彷彿一下子甦醒;有眾同學喜歡由圓門望向大悲殿,思古幽情常湧現心頭。

家璇同學認為,圓門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每當全院師生在圓門集合,自然就有一股向心力產生;泓滋同學為了不讓爸媽淚眼婆娑,一個人來學院報到,經過兩年學習,每當佇立在圓門前,大師開山的願力,總讓她感念不已。

盤坐在圓門的椿凳上,六十坡兩旁的綠樹,似以多年風霜歷練出的偉岸身姿提醒叢林學子,要珍惜因緣、善盡因緣。大師曾說:「佛光山的每一片葉子都有故事。」是何等的慈心悲願,方有學院的創設?得要多少善因好緣,學院才能不斷培養弘法人才?圓門兩側「東方佛教學院」、「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的木匾,述說著無聲的歷史。

叢林學子幸運地循著前賢的足跡前行,今日的學習養成,絕不單是為了小我,而是為了投入大我做準備,真切用心,迎向未來,心中更為踏實篤定。

圓門,這座圓形的門,兼具著圓教、圓融、圓滿、出入無礙、運轉不窮……的意涵,等著有心的你,走進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