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蔣渭水是身處日治時代的熱血醫生,他大聲喊出「台灣人」的口號,組織台灣第一個政黨,在四十一年的短暫生命中,喚醒台灣人民自主意識。描述蔣渭水一生的台語音樂劇《渭水春風》,九月十至十二日將在國家戲劇院登場,音樂時代劇場邀請音樂劇《四月望雨》的作曲家冉天豪操刀,並由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
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楊忠衡表示,過去他對蔣渭水印象很模糊,直到二○○七年收到一封信,信上的郵票是一張蔣渭水的坐姿像,頓時點燃他的好奇,隔年台北市文化局提出委託創作音樂劇的想法,終在今年台北藝術節落實。
楊忠衡指出,音樂劇名為《渭水春風》,因為「春風」兩字源於蔣渭水開設的「春風得意樓」,表面是家餐廳,私底下卻是蔣渭水邀集各界人士討論台灣社會弊病與革新的場所。
「蔣渭水」一角由扮相斯文的「金曲歌王」殷正洋飾演,這也是他繼「大鼻子情聖—西哈諾」音樂劇後再戰舞台。殷正洋表示,自己雖然是外省第二代,但是從小愛看布袋戲,練就一口台語,不過,蔣渭水寫作書信用的是文言文,上台演講說的盡是「政治語言」,需下苦功才能用台語流暢的表達。
蔣渭水的孫子,也是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昨日表示,家人並不知道祖先有此偉人,他是到二十五歲,才在專家學者研究中了解,後來他投入歷史研究工作,收集祖父蔣渭水資料。
日治時代蔣渭水與林獻堂等有志人士主張非武裝抗日,一九二一年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以《台灣民報》作為宣傳工具,倡導台灣新文化運動。他一生為國父孫中山的信徒,兩人同為醫生,同樣投身「革命」。一九二七年蔣渭水創立台灣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黨旗便與國民黨旗相似。蔣渭水挑戰當局多次遭拘捕,一九三一年因傷寒早逝,享年四十一歲。
二○○六年連結台北和宜蘭的國道五號,被命名為「蔣渭水高速公路」,便是紀念這位宜蘭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