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純純雖是單身,但除了照顧有障礙的孩子,還當老人問安義工,生活過得非常充實。圖/胡純純提供
沒有婚姻的束縛,單身也能享受家庭樂趣嗎?心理諮商師胡純純,就很享受現在的生活。雖然沒有伴侶,她卻不是一個人獨自生活,她的孩子遍布各地,目前還有一位大學生與她共住一個屋簷下,這些孩子都是有生活障礙、需要被引導的孩子,胡純純以陪伴成長與做義工的方式過日子。
早期是基督徒,現在信仰佛陀的胡純純,擁有豐富的宗教知識;從前當幼稚園園長時,就不排斥身心障礙的小朋友入園,現在當專職的心理諮商師,撫慰大小朋友,甚至介入別人的家庭關係中,作婚姻溝通的斡旋者,所以她特別能夠了解別人的心靈,這麼受歡迎的「第三者」還真不多見;當然,她從不搞破壞,而是幸福的使者。
把個案當親生孩子照顧
一般人健忘程度如果以一百分計算,大多約五至十分,但住在胡純純家中的大二男生,則估計高達八十至九十分,「他充滿挫折,困擾自己從沒活過。」這個孩子有過留學經驗,但都忘了;他不會整理房間,剛開始相處時,家裡總像垃圾山,臭氣熏天,便當吃完了,放桌上;電視看完了,還開著,他沒有需要處理善後的認知。
胡純純不用嘮叨的口吻反覆提醒,反而不厭其煩地點明:「請你看看桌上有什麼?你今天還有哪些事沒有做?多檢查一下?」拋開諮商關係,胡純純把個案當親生孩子一樣照顧,她認為,善意是撒種,也許無法立刻看到成果,但將來一定能有收穫。
前些日子,她的生活再度出現轉變,她的「家庭成員」除了以前帶過的孩子和需要輔導的孩子外,又多了許多阿公、阿嬤,原來八八風災不只為台灣帶來可怕的傷害,也喚醒了台灣人內在更強烈希望為社會付出的念頭,所以她不只捐錢,還做起了華山基金會的老人問安義工。
當問安義工給老人溫暖
在服務過程裡,她發現獨居老人對心靈的渴望很需要諮商技巧作探索,九個月的問安,她深入他們的世界,領悟如何去化解被孤獨引出來的憂鬱滋味。
「妳來我家陪我好嗎?我可以為妳做飯,床也可以讓給妳睡喔。」面對電話那頭,因為寂寞而願意付出一切的愛哭阿嬤,胡純純的內心百感交集;而總是吃她豆腐,說她是大美女,想親親的阿公,她也有辦法對付,她說,長輩們愈愛搗蛋,愈展現他們的生命力,相較斥責她不能給錢、不能幫忙擦窗戶的人,後者還比較危險,「這種把心封閉的人,最讓我們擔心。」
當問安義工,意外讓生活變得更有趣,如她秉持的原則:「為服務對象找到生命中的亮點。」也是幫助彼此的一大利器。當阿公說腿不能走了,她讓阿公珍惜自己還能用的耳朵;阿嬤說人生沒意義,想自殺,她幽默的和阿嬤討論悽慘的死法,讓阿嬤經由對話,否定無趣的生活。
「生活多點樂趣,是支撐活著的動力。」這句話像對長輩們說,也像她一直以來處世的寫照。她對無私奉獻還有個獨特的想法:「只要知道自己是真誠付出的,心靈就會富足,富足就是最好的結果;善的力量也會一次次回到自己身上。」
她將這樣的信念融入生命,也成就了她無遠弗屆的「家庭」與令人欽羨的生活。ㄧ個人也能創造美滿的家庭,只要能發掘自己與他人生命中的亮點,幸福不會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