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邱海靖
享受駕駛樂趣也好,重拾少年夢也罷,嶄新旅程即將展開,在車上。
留學加拿大考到駕照時,我十八歲,但畢業後便沒有開車;三十年後來台定居,雖然換證取得駕照,卻不敢在台北鬧市跟機車和行人爭路。開車這件「小事」,漸漸變成沉沒深海的鐵達尼號,沒想到,這陣子竟然浮出水面。
也許是好萊塢電影看多了,腦海常出現一個畫面:陽光路上,我開車帶毛孩寶貝小白白兜風,父子倆去北海岸看海看雲看斜陽,浪漫又溫馨。然而,再便宜的汽車也要好幾十萬元一輛,單單為了這一幕而去買車,似是年少衝動,不符合成熟大人的人設。
有選擇困難的我,只好請朋友幫忙拿主意。大部分的人說,住在台北市沒有必要開車,理由不外乎:公車和捷運就是我們的兩條腿,既環保又可鍛鍊身體;真有需要時,大可花錢叫計程車或Uber,何必買車、養車?
另一群車主朋友,倒是贊成我買車:你家裡有車位空著、駕照在手,不開車太浪費了!開車可以自由自在,暢遊大眾運輸到達不了的地方;相比其他國家,台灣油價便宜;如顧慮新車落地貶值,又擔心中古車不夠安全,大可買車廠認證的中古車;如怕買車使用率不高造成浪費,就從租車開始。
半夜,我在床上輾轉反側。我是個性稍嫌保守的金牛座,喜歡凡事按部就班,但求別出岔子;骨子裡又似射手座,喜歡冒險和創新。兩種力量互相拉扯,讓我不敢任性,卻怕夙願未償今生有悔。
此刻,身畔的小白白好夢正甜。從抱牠回家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知道,離別曲已經奏起,如今七歲的牠很快邁入老年,珍惜之道就是多抽出時間陪伴牠,多留下一些美麗回憶。我不也一樣嗎?人生過半,現在想要擁有的小確幸,就是帶小白白到更遠的地方兜兜風而已。
此刻,心底的小聲音愈發嘹亮:
「每次你帶著小白白來搭乘公車、捷運,牠總是緊張亂叫,對他人造成困擾。」
「冬天公車關掉冷氣,空氣不流通,你馬上鼻子過敏。」
「為了避開台北車站的人潮,你不願轉乘板南線捷運,視野和社交圈很狹窄喔!」
心意愈來愈清晰,可又跳出新的疑惑:鋼材較厚的進口車或CP值較高的國產車?外型帥氣彰顯個性的歐洲品牌,還是夠用就好的日本品牌?目前流行的休旅車或傳統轎車?為了熟悉駕駛技術,應找教練上道路駕駛課,還是自行租車練習?
這時,腦海閃出一句話,助我一錘定音:「你不是很厲害才開始,你是開始了才變得厲害。」享受駕駛樂趣也好,重拾少年夢也罷,嶄新旅程即將展開,在車上。
(本文由「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提供https://www.facebook.com/TWLA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