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台灣愛 效法外國大使愛台灣

袁新瑜(台南市/文史工作者) |2010.07.21
1275觀看次
字級

以色列駐台代表甘若飛八月卸任離台,回國後將繼續推動慈濟精神,希望成為以色列第一顆慈濟種子;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下月也卸任,將留在台灣,上周已和太太搬進台南縣新化鎮新居。

這兩位駐台大使,一個愛的是台灣「助人」精神,一個愛的是台灣的文化歷史與民俗;一個回國後要繼續發揮「台灣愛」,一個根本是留在台灣繼續「愛台灣」。

甘若飛駐台四年,最常看的頻道是大愛電視台,假日跟慈濟志工全省走透透,做資源回收,連攤販都讚他「是正港的愛台灣」。他回到以色列,打算號召當地台灣人,一起推廣慈濟,希望設立慈濟在以色列的第一個聯絡處。

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足跡踏遍台灣各角落,連多數台灣人沒去過的深山部落也一一拜訪,並出版《真情台灣》,書中詳述部落點滴,自序「我自覺非常像個台灣人」,在台定居後,他計畫在成大成立文史工作站。

愛台灣不限出生地、種族背景,連外國大使都能發揮台灣愛,讓我們這些「正港台灣人」不得不慚愧。

桃園十六歲的小芸為分擔單親母親的辛勞,每年寒暑假打工籌學費、生活費,但她除了打工,還到馬場為身心障礙兒服務,學著包容別人的不同,也從服務他人中自我肯定,這何嘗不是一種台灣愛,與愛台灣的方式?

不要只顧自己,不要只看自身的利益,包容別人、服務人群,連低收入家庭的小芸都能做到,讓我們這些「正常家庭」出身的人,不得不慚愧。

外國人、貧苦孩子都懂得發揮台灣愛,適時愛台灣,不求回報,這比許多空喊口號的政客,更落實於生活中,真正令人敬佩。

愛台灣的外國人不少,愛台灣如兩位駐台大使的人也許不多,但像小芸這樣的孩子肯定不少,社會在接收他們付出的台灣愛後,如何散播這些愛的種籽,並愛這些愛台灣的人,是每個愛台灣的人都該付出的台灣愛。

袁新瑜(台南市/文史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