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日本愛子公主遭同學欺負,皇室有意送她到海外留學,而皇太子妃雅子可能前往伴讀。
連公主也被霸凌,凸顯日本教育有不少隱憂,表面上看到的是愛子被霸凌,及不適應校園生活的問題,但這是因少子化,導致日本出現「怪獸家長」,及孩子從小有「王子病」、「公主病」,進而交互影響加重校園霸凌。
其實台灣也有這種現象,各校或多或少有霸凌問題,成因大部分和日本相同,但台灣黑道滲入校園嚴重,結幫拉派、糾眾滋事或販毒,今天有新聞報導,黑道老大為幫小五生出氣,攜槍進入校園尋仇,這類問題屬犯罪行為,若警方介入協助處理,比較容易解決。
但霸凌問題來自家長,就很難處理。這類家長就是日本所謂的「怪獸家長」,他們由於特別關注子女、過度寵溺,遇到老師反映孩子的狀況,不分是非曲直,先怪老師再怪學校,認為學校收學費就有義務照顧,對自己孩子造成其他孩子的傷害置若罔聞,教師同業間經常抱怨「怪獸家長」的比例,有成長的趨勢。
由於「怪獸家長」與孩子的「王子病」、「公主病」,總會因「公說公有理」而有理說不清,而這類校園霸凌問題,即便是同學禮讓「小霸王」、老師對「怪獸家長」忍氣吞聲,也是愈來愈烈,使得管教與輔導毫無施力點。
教師固然有教育專業,但是當學校受到少子化衝擊,成為賣方市場的「服務業」,不得不屈從「怪獸家長」,更可能使得校園霸凌問題成為常態,成為建立孩子正確社會秩序、價值觀的最大阻礙,若不能扭轉「怪獸家長」的觀念,要建立親師溝通協調,以維繫正常關係就變成空話,未來社會就會吃到人格教育不正常的苦果。
劉晨(中縣太平/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