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拓海外市場彌補國內消費低迷,日本企業終於被迫覺醒,開始要求員工提升英文能力。數家大型日本企業員工如果英文不夠好,恐怕得另謀高就。
日本最大網路商城「樂天市場」,海外銷售額占營收的七成。該公司計畫將英文列為公司官方語言,凡是二○一二年前英文能力未達公司標準的員工,屆時恐怕將被炒魷魚。
樂天市場社長三木谷浩史日前在東京舉行記者會,全程以英語發言。他說:「我們不再只是一個日本公司,我們要成為全球性企業。不會說英語的人,別想找到工作。」
即將進軍台灣開分店的「優衣庫」(UNIQLO),其母公司迅銷公司計畫在二○一二年前落實「在辦公室以英文溝通」的想法,並把多益測驗(TOEIC)納入員工適任性評估中,員工必須拿到七百分以上成績。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和日產也宣布,將鼓勵員工在公司內常用英文。豐田今年初爆發一連串召修風波,美國參議院要求社長豐田章男出席聽證會。然而,畢業於日本名校慶應大學、還擁有美國麻州Babson學院企管碩士學位的豐田社長,英語會話卻不流利,無法跟美國議員對答如流,還得臨時惡補。
日本的英文教育和入學考試不重視會話,只鑽研文法,再加上不流行從小學外語,造成民眾英文能力普遍欠佳。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的報告指出,日本受試者的英語測驗平均成績幾乎在亞洲國家中墊底;二○○九年亞洲三十個國家的調查顯示,日本與塔吉克並列第二十九。
專家指出,日本開始重視英文的現象是一種健康的轉變,也是企業邁向國際化必經之途。美國天普大學日本分校的金斯頓教授說:「有趣的是,這些企業成了這股英語潮流的先驅,他們清楚必須向國外發展,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