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伯明罕一所小學,有六成學生不是以英語為母語,學校就像聯合國一樣,但這也造成教學困擾,為此校方創英國先例,在上課時使用電腦翻譯軟體,把老師講的話翻譯成多種語言給學生聽,讓學生了解課程,也方便師生溝通。
伯明罕莊園公園小學的三百八十四名學童,分別來自三十二個不同族裔,語言多達三十種。為了不讓語言隔閡影響教育,校方不得不耗資一年七百英鎊(約台幣三萬四千元)引進一套電腦翻譯系統,將授課內容翻譯成該校不會講英語學童所用的十九種語言。
這一套名為「說話家教」(Talking Tutor)的電腦翻譯系統,語音翻譯部分能將英語翻譯成二十五種語言,包括波蘭語、巴基斯坦國語烏爾都語和中國語等,文字翻譯部分則可即時呈現兩百種語言。
老師把要講的內容輸入後,虛擬翻譯員會翻譯成學童母語並朗讀出來;學童也能以母語輸入內容,再翻譯成英語與老師溝通。
這套系統採用「語境查核技術」(contextchecking technology),宣稱可以根據輸入訊息文意而非僅照字面翻譯,使其翻譯精準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這是英國首見學校為學童提供翻譯員,並且將電腦翻譯融入日常授課。統計顯示,目前英國平均有六分之一小學生在家非使用英語,比例是十年前的兩倍,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學校採用。
該校主任教師史密斯說,這項技術讓師生溝通無礙;但也有批評者說,提供密集英語教育對學童較有幫助。家長反應也不一,有人說這能促進溝通,也有人反映老師花在這套系統的時間,比真正上課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