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方塊】我心目中的大師

陳怡蓁 |2010.07.06
622觀看次
字級

對於在文化藝術方面成就非凡的人,我們出於尊敬之心,常稱他們為「藝術家」、「文學家」,有時光是一個「家」字不足以表達敬意,更進一步地尊稱為「大師」。

白先勇、陳映真、黃春明、董陽孜、奚淞、蔣勳等等跟我們有過近距離接觸,並且經常合作的文學家、藝術家,都是我們心目中的大師,因此趨勢教育基金會十周年的慶生會,就定名為「大師雲集」,而我們每年一度在中山堂隆重舉辦的文化茶會與演講、展覽活動,也定名為「向大師致敬」。

但是,他們都不喜歡被尊稱為大師,黃春明老師甚至公開說我這是「扣一頂大帽子,雖然是善意的」。董陽孜老師點頭稱是,奚淞老師反正一向自稱「手藝人」,不為大帽子所動。

我不禁認真思考所謂「大師」的含義。

必定是眾多人一致認為他們已經超越一般人所能成就的境界,不論是在藝術的成就,或人生的修為方面,都已爐火純青。因為他們的作品與人格讓人心嚮往之,因而產生了投射,但願以他們為榜樣。於是眾志成城,眾多的投射,就構成了一頂帽子,愈多投射這頂帽子就愈重,期待也愈多,壓得他們有時無法安心自在作自己,好像必須端坐在那個大師形象中一般。

因此像黃春明這樣不羈的靈魂,就會公然把帽子摔在地上踩,他說「我要把文學還給大眾」,「我端出的是一碗拾錦黃春麵,雅俗共賞、老少咸宜」,「我要說給你聽的是『一個不良少年的成長與文學』,可不是什麼大學問。」

別扣我帽子!

為了尊重他們的自由心靈,我也許該把那頂帽子藏起來,藏在我自己的心目中。我心目中的大師,除了文學藝術的成就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作品表現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對生命有了省思,因而得到一種救贖。他們也許不是有意,但是藉由藝術,他們春風化雨,喚醒潛藏在人類心中的良知善意。

但是如果藝術人待在象牙塔裡,只管追求自身的藝術成就,我會尊稱他們為「專家」,不會冠上大師。

我心目中的大師不只會藉由藝術親近人心,更能不畏世俗,不懼艱難,為了理想而不計一切地付出。白先勇推動崑曲的青春化,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推動社會主義,黃春明編導兒童劇讓文學向下扎根,他們走出文學的殿堂,海闊天空任遨翔。他們豐富而多方位,能夠帶領我們走出一條新的道路。更重要的,他們活出真性情,不為偉大而偉大,不為貢獻而貢獻,無所求而為。正因為他們不愛被奉承,或者被拘束,因此更具備了大師的本質。

他們才不在乎「大師」這樣的頭銜,才不會被一頂大帽子所困。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大師!我脫帽向他們致最敬禮!

(本專欄隔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