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鑑賞聲音的好壞,來自唱歌時音域的廣度以及音色的亮度,然而有些人連歌都無法唱,因為他們一般講話時,聲音已呈現沙啞、有氣無力、甚至像「漏風」一樣有氣聲,附設嗓音美容的耳鼻喉科開業醫師蘇志英表示,主因均是兩片聲帶無法閉合完全。
聲門之所以閉合不全,可能是先天構造出問題導致聲帶萎縮,或是使用習慣不佳,長期扯著喉嚨用聲音,導致聲帶水腫、結繭,或是長出息肉、囊腫;也可能是後天因素造成聲帶麻痺,比如甲狀腺開刀患者;至於咽喉癌患者,則因為聲帶被切除,如果沒有進行手術來重建聲帶,連發聲都會變得困難。
蘇志英指出,六成聲音出問題的患者,都是聲帶長繭,如同兩片門板之間多了一個異物,使得聲門無法閉合完全,透過喉頭顯微手術切除即可改善,但若發聲方式持續不正確,或患者本身其實有先天性聲門閉合不佳的狀況,結繭的確可能復發。
對於其它聲門無法閉合的患者,蘇志英表示,傳統手術有兩種常見方式,一種是甲狀軟骨成形術,選擇矽膠等人工材質,從甲狀軟骨塞入來嘗試推擠聲帶能順利閉合。這種手術的缺點為,矽膠畢竟仍是異物,在人體內仍可能有排斥反應,一旦被移動離開定位,聲門就會又關不緊;此外,被擠壓的聲帶的肌肉,長期下來也可能造成萎縮。
另一種則是注射型喉成形術,透過施打自體脂肪或玻尿酸等方式,讓聲帶變得豐腴而能夠改善閉合狀況,蘇志英指出,大概只有一半的人有效果,而且這些品項會隨著時間吸收,所以大概只有三個月有效期就必須再次補充,但多次施打可能導致聲帶愈來愈硬的缺點。
蘇志英後來應用過去在醫學中心協助咽喉癌患者重建聲帶的經驗,自行研發出正中旁位帶狀肌移轉術等嗓音美容手術法,他表示,聲帶被喉結保護,運用喉結外的帶狀肌轉進去擠壓聲帶,可改善聲門閉合不全的問題,矯治九成五以上較困難的聲音沙啞或嗓音異常疾病,這些成果他也發表成論文。
令蘇志英感慨的是,嗓音治療在國內沒有發展成次專科,醫師完全是憑自身興趣與能力去發展,因此很多技術沒有廣為流通。他認為這類患者在耳鼻喉科中雖是小眾,然而臨床上觀察,不少人接受嗓音美容之後,特別是原本講話完全只有氣聲的聲帶麻痺者、男性女聲、女性男聲患者,調整聲門閉合問題之後,往往不再因自己跟一般人不一樣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