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過勞 難「唱」快

張雅雯 |2010.06.26
7087觀看次
字級

 近年國內興起選秀節目的風潮,讓人有更多機會去展現自己的嗓音,但也增加了嗓音負荷量,醫師臨床觀察指出,除了職業歌手外,尋求嗓音治療的一般患者有增加的趨勢。

曾替許多歌手診治、設有嗓音專科的耳鼻喉科開業醫師楊光榮表示,破壞嗓音有兩個主要原因:使用過度與用法錯誤。這兩種因素常常合併產生,最常見於大聲發聲加上音調提高,因此不少人可能看演唱會全場大聲吶喊,或是連續歡唱數小時之後,容易出現嗓音沙啞的後遺症。

急性聲帶水腫要多休息

這種症狀多半源自聲帶水腫,楊光榮指出,這種急性的症狀,多半經過休息、好好睡一覺就可消腫,然而許多人沒有做到,尤其沒能補足睡眠,於是變成持續性的聲帶水腫,反覆久了就成為慢性水腫,甚至形成惡性循環。

楊光榮表示,聲帶持續水腫,導致要比以往更用力才能發聲,吐氣不足之下,只好更緊縮喉嚨的肌肉來使力,聲帶經過這樣持續磨損,容易在前面三分之一的位置處長繭;長繭使得聲門之間無法完全閉合,如同「漏氣」一般,於是又促使自己更費力來發聲,這時不只唱歌,連說話都變得上氣不接下氣。

結繭的硬度反映出聲帶受損的嚴重度,雖然可以靠手術切除結繭,改善沙啞的嗓音問題,但若反應在唱歌需求上,不見得能回到原本的水準。

使用方法不當聲帶受損

嗓音的問題不同於其他疾病,楊光榮表示,「老化」的因素較小,重點在於使用方法。臨床上,他觀察到有三類患者特別多:一種是年輕人,多半都不是職業的歌手,但是因為很愛飆高音唱歌,加上缺乏充足睡眠,把嗓子用過頭了而不自覺,所以往往拖延到長繭才就醫;而老年人患者也增加了,也與愛唱KTV作為社交活動有關,除了過度使用的疑慮,老年人喉嚨軟骨因鈣化不那麼平順,可能會讓聲帶閉合不那麼理想,久了也可能導致聲帶疲乏。

還有一類患者比較特別,就是長期念經者,楊光榮收治的案例反映,因為經文沒有斷句,不知道從哪邊找適合的換氣點,加上Key與他人不同,不懂得變通而硬要拉成同樣的音調,長期壓迫聲帶導致受損。

正確發聲保養避免復發

附設嗓音美容的耳鼻喉科開業醫師蘇志英提醒:「聲帶是很嬌嫩的部位!」雖然,後天使用仍是造成嗓音損壞的主因,但是不少人其實天生聲門閉合不全,因此,即使小心使用嗓音,仍可能出現問題,必須靠手術來矯治。

其中他發現,部分這類聲帶結構出現問題的患者,有三分之一是源自於青春期荷爾蒙變化,導致聲帶出現萎縮,蘇志英表示,雖然很確定是受到荷爾蒙的影響,但是中間的機轉至今仍不明。

兩位醫師均呼籲,建立正確的發聲方式與保養方法,才能避免聲帶持續受損,從一次的水腫演變成慢性水腫、結繭,甚至術後反覆復發,畢竟聲帶經過愈多次磨損、術後的恢復程度愈容易打折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