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繼台北市二○二兵工廠濕地案招來作家哭跪抵制,占地四千公頃的國光石化案也引起專家學者關注,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表示,學界將推動百位專家連署反對此案,以確保國人健康、農業、生態與保育。
陳吉仲指出,已有多位學者以自身專業調查、量化計算國光石化將引起的重大問題,面向包括西部人口健康、農產品汙染、溫室氣體排放量、水資源使用等,已非僅限於媽祖魚的保護。
他說,相較於政府看重此案的經濟效益,許多學者質疑資訊沒有全面公布與評估,例如在國際與政府重視的節能減碳部分,國光石化每年排放高達兩千四百萬公噸二氧化碳,與政府承諾的碳排減量背道而馳,且大量用水,將使地層下陷問題惡化。
陳吉仲說,眾所周知,彰化、雲林是我國最重要蔬果生產、運輸地區,國光石化設廠後產生的空氣、水質汙染,將影響當地蔬果品質。
若以國內外農業經濟期刊分析「一般人肯支付比市價多一成到一成五的錢,購買更安全農產品」計算,雲、彰兩地農產品,每年將因開發國光石化損失至少四十三億元。
再來是健康問題,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調查發現,雲林麥寮台塑六輕設廠已造成附近五個鄉鎮地區居民罹癌機率,比同樣社經背景及生活型態的人多八成。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以此標準檢視國光石化,光針對彰化大城、二林、芳苑及竹塘四鄉鎮,以所評估的死亡人數,乘上每人的人命代價(國際期刊估平均值三千萬元),就高達六十億元。
另外,估計國光石化將排放的懸浮微粒會吹到嘉義、台南及台北,恐提高肺癌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陳吉仲重申,這次是學界集體意識到此案付出的代價太大,他們不是環保團體,但仍將站出來呼籲民眾自保健康與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