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下台灣之美 用影像關懷社會

李祖翔 |2010.06.05
1219觀看次
字級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幾乎人手一台數位相機,連手機都擁有拍攝的功能,然而攝影對人們、對生活而言,代表什麼意義?讓企業不斷研發技術、提供便利的使用方式?過去玩家認為,攝影是紀錄美好的事物、創造回憶,現在則傾向挖掘台灣本土的特色,向國際秀出自己,而今年初立案的台灣數位影像協會更免費提供師資與平台,他們認為:「攝影是關懷社會的一種好方式」。

台灣數位影像協會發起人之一的侯俊耀,本身是數位相機測試報導的總編輯,他認為,當今媒體對攝影的印象並不好,由於負面的人像攝影、狗仔隊的偷拍,使得外拍、模特兒攝影成為備受爭議的話題,但是攝影的本質應該是「紀錄世界,檢視生活,了解人文歷史,關心生活周遭,然後付諸對社會的關懷。」攝影風氣應更清新,是協會的初衷,因此也決定用公益、免費的方式向下扎根。

舉辦研習課程

網路交流分享

協會雖然立案不久,卻也舉辦了七個梯次的課程研習,從認識攝影到技巧解說、作品評析,最後上傳到官網,學生不但交的作業比老師規定得多,每一梯次的成員還在face book註冊專屬相簿,彼此交流、分享所見所聞,大受好評。侯俊耀說,協會希望青年學子學習的,是對社會人文觀察的傳遞,提升生活的思考層面,並嘗試訂定主題,展現自己的想法,也讓社會更趨正向。

他們在義工老師的帶領下,從團康聯誼、認識全台各地的大專院校著手,開拓視野,然後認識攝影的本質,再相約到戶外進行一整天的拍攝,有人還多達三至四次的拍攝。

目前題材鎖定古蹟,例如淡水古城、剝皮寮、紅樓、鹿港老街、旗津美景和孔廟等,從學生平常不容易接觸的事物中,發現不同角度的視野與思維,除了有國際評審對作品的講解,還能天天和新朋友互動、切磋。

組織跨越縣市

提供免費師資

為了讓全台大專院校都能成為攝影交流的一分子,侯俊耀等人奔相走告,串聯各地攝影玩家和學校教師,將協會定為跨縣市的全國性組織。

提起侯俊耀的身分,他本來只是一名資訊工程師,十五年前,在向圖書館員解釋數位軟體使用方式的時候,館方認為他講得很棒,鼓勵他出書;在成為數位圖像作家後,侯俊耀始玩攝影,迷上單眼和數位相機,並架設交流網站,至今有十五年的功力。

接觸攝影後,他擔任測試數位相機的工程師,並將結果寫成報導,發布在專門的網站上,不論是技術或對攝影本質的認識都難不倒他。

協會成立後,侯俊耀也提供資源力挺,雖然他表示,公司的資源不夠多,只能提供免費的師資和偶爾情商剛出道的模特兒,免費讓學員作拍攝練習,但是大家對他的貢獻都相當讚賞。

取景思維獨特

愉快才是重點

侯俊耀對攝影自有一番體悟和摯愛,這也是促成他做公益的契機,他覺得「價值觀會因拍攝影像後一切改變」,對於為了攝影廢寢忘食的人,在事業繁忙之餘,還是天天抽空埋首於花朵綻放、鳥兒飛舞間,他認為那未必不好!正因為在攝影中找到自我的小天地,所以能壓下煩悶的工作情緒,激發成就感,回復工作的幹勁!

選擇拍攝地點,侯俊耀也有獨特的思維,他說:「旅行不在遠,美麗的事物也不在它知名、人人趨之若鶩;旅行的目的是放鬆自我、讓心情沉澱,外拍地點的選擇也是一樣,我們不需要刻意去挑一個堪稱經典的場所,只要那個地方讓我們感到愉快,就會是一個好地方。」這也是協會的創會精神,說穿了,攝影就只是要一種美妙的感覺,而那種美好滋味,與愛這塊土地、社會是相同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