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研院研究發現,SARS病毒會感染攻擊一種新型態的原始肺部幹細胞。SARS病患之所以會引起嚴重肺部衰竭,就是在於病毒殺光原始肺部幹細胞,無法再生修復。專家表示,此發現對以後治療肺部衰竭病患,也出現曙光,未來可望進行「細胞療法」。
研究團隊在幹細胞實驗室中,培養出老鼠肺部細胞。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幹細胞實驗室博士林泰元指出,在P4級安全實驗室內,讓這些肺部細胞感染SARS病毒,結果發現,只有一群特殊細胞,才會被SARS病毒感染;經反覆驗證,這群特殊細胞就是原始肺部幹細胞。
SARS病患常在發病後第十天,體內病毒量達最高峰,隨後降低,到第三周,百分之二十病患會出現肺衰竭,死亡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長游正博表示,即使病患體內病毒量下降,起初以為病患沒事,但接下來肺部組織仍持續惡化,因此,他懷疑是某個機制被破壞,肺部才無法自我修復。且從病毒感染最嚴重,到肺部機制受損間隔的九至二十五天,恰巧是幹細胞再產生新細胞所需時間。
他說,原始肺部幹細胞會進一步分化成肺部細胞,是所有肺臟細胞生生不息的源頭,當感染時,SARS病毒會專挑原始肺部幹細胞,進行「斬首式攻擊」,慢慢繁殖增生,到感染所有肺部細胞。
而發現原始肺部幹細胞,對以後治療肺部衰竭病患,也出現一線曙光。游正博表示,過去對於肺部衰竭,只能給予抗發炎藥物,治標不治本,發現原始肺部幹細胞後,未來可期待「細胞療法」。
目前在體外實驗中,已可成功先培養出老鼠原始肺部幹細胞,因此可從鼻孔等部位,植入原始肺部幹細胞到病患肺部,促使肺細胞再生,且現在也能做到體外分化出肺部細胞,因此,還可用來篩選治療藥物。
他也表示,過去幹細胞多半是研究再生醫學、修補器官組織,這是首次將幹細胞研究用來解釋病毒引起的病變。目前也積極研究肺部原始幹細胞,與禽流感、新型流感等感染途徑類似的病毒是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