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部分考生上考場不停手抖,家長憂慮是否為中風或帕金森氏症前兆。醫師表示,正常人肌肉疲勞,或焦慮、害怕與興奮都會手抖,但若有疑慮,仍須諮詢醫師。
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許永居指出,手抖有分不同類型、情境與意義動作,例如寫字、拿筷子或夾菜時,手會不由自主顫抖,尤其目前正值考季,部分考生會因過度緊張而雙手顫抖。另外,類似情況也會發生在建築師、設計師與集中注意力的高精密產業從業人員。
他說,「手抖」在神經科內是最常見的一種不自主運動,病患常懷疑是否帕金森氏症纏身,甚至快中風了。
許永居表示,若處於休息狀態的手抖,就須警覺;若伴隨姿態不穩、動作遲緩與臉部表情僵硬,就須懷疑是否為帕金森氏症前兆。中風則很少僅以手抖為單一症狀,通常還會合併小腦病變等現象。
他強調,多數手抖皆能找出原因,例如遺傳、藥物引起或帕金森氏症的退化性疾病。不同的手抖有不同治療方式,但有問題應盡速就醫,避免錯失治療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