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與兩個妹妹陪母親一起到忠孝東路一家咖啡館吃早餐。
咖啡館生意非常好,座位全滿。好不容易等到一張空桌坐下來,才發現隔壁兩桌客人早已用完餐,卻沒有離開的意思。
這兩桌的客人都是老人家;一張坐的是一位年紀可能已經超過九十歲的老太太;老人家桌上餐點早已收拾乾淨,獨自一人靜靜坐著,似乎還不打算離開。另一張桌子,坐的是兩位大約七十出頭的婦人,兩個人桌上沒有餐點,只堆滿了豆芽菜,兩位老人家,你一根我一根的邊談笑邊摘豆芽菜,摘得起勁,聊得也很開心。
咖啡館裡出現摘豆芽菜的場景,還真是令人發噱。乍一看,我還以為是老闆的長輩在這裡打發時間,仔細瞧瞧才看見,兩人身旁還有裝滿新鮮蔬菜的菜籃。想來,兩位老人家是一大早買完菜相約來吃早餐,順便一起摘菜。
早餐用畢,已是半個小時以後的事,陪媽媽慢慢散步回去,遠遠的卻看到那位獨自一個人坐在咖啡館的老人家,拄了根柺杖,彎著腰慢慢地走在我們的前面。
我們很快就超越了老太太。我忍不住問住附近的大妹:「這位老人家年紀這麼大,怎麼沒有人陪?」妹妹告訴我,八、九年前,她開始遇見這位老太太,但不管是吃早餐或買菜,每次看到她都是一個人,從沒見有人陪過。妹妹還說:「這位老人家可能是從大陸過來的,最初看她還是雙纏過的小腳,現在鞋子比較大,可能是買不到小腳穿的鞋,只好穿一般鞋了。」
老太太的家人呢?我問了個得不到答案的問題。兩個妹妹也開始猜測起原因來,你一句,我一語的,結論卻都是:「她一定是一個人過日子。」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回頭看著蹣蹣跚跚、距離我們愈來愈遠的老人家,我突然心頭一酸。看看一旁笑瞇瞇地被兩個妹妹左右攙扶著的母親,再想想咖啡館裡快樂摘豆芽的老人,我真希望我們都猜錯了。
也許,那位老人家也有陪伴她的家人,只不過家人沒辦法陪她出來吃早餐;我更希望:全天下的老人家都有人陪伴,不至於孤獨地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