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者自殺死亡率,近十年居各年齡層之冠。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表示,研究發現,近九成在自殺死亡前一個月內,曾至醫院診所就診,就診科別以內科為主,其次為家醫科。
老年自殺身亡者,生前合併被診斷有重大傷病者,也高達七成五,其中四分之一者自殺原因為疾病因素,另外,因「家人間情感因素」自殺也占二成,包括家庭失和、失去配偶,尤其是自殺身亡的男性老年人中,其未婚、離婚或喪偶比率,高於自然或意外死亡的男性老年人。
研究也觀察到,有一半的自殺身亡老年人,都無奈地選擇上吊結束人生,其次是喝農藥自殺,在老年人口較多的縣市,甚至有近三成老年自殺身亡者喝農藥,方式劇烈且致死率高。
李明濱呼籲,家中若有長者出現憂鬱、焦慮或睡眠困擾,可利用「心情溫度計」(簡式心理健康量表)了解長者身心狀況,多陪伴長輩紓解壓力,若一段時間仍無法改善,可尋求專業協助,村里長也應多關心社區老人,醫師多注意就診長者,隨時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