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黃金定律】及時大聲提醒有必要

吳娟瑜 |2010.05.31
556觀看次
字級

有一天,在公視「爸媽囧很大」節目錄影過程中,我聽到了一位小帥哥描述當年和弟弟吵到不可開交時,弟弟一度衝到廚房去拿菜刀要砍殺他……,主持人李四端先生問:「如果可以重新處理一次,你認為當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哥哥說:「當時爸媽最好大聲『罵』出來,而不是事隔幾天後,再找我們用『說』的。」

這位哥哥講的話,深植在我腦海中,倒不是「罵」那個字,而是「當時」這兩個字。多少父母在教養子女時,可能錯過了「當時」這個黃金時刻的糾正,以致孩子輕忽了自己行為的嚴重性,或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而不自知。

舉我們家的例子來說,通常在小朋友需要被糾正時,我的聲音、態度因為過於溫和而不被當為一回事。

念幼稚園時的皮皮,在我第一次注意到他自個兒洗手的過程時,只見他為了急著去看電視,因此只用一根手指頭抹點肥皂,然後隨便沖個水,也沒拿毛巾擦手,直接就衝往客廳。

「等一下,重洗一遍!」眼尖的我不准皮皮如此耍賴。

皮皮跑到一半路,正想回頭,不料出現了一位程咬金。「小孩子嘛!讓他趕快去看卡通,下次我會注意他洗手啦!」說這話的人是誰?沒錯!就是皮爺。

疼孫子也不能疼成沒有原則呀

!可是皮爺的嗓門比我大,在家裡也常顯現「一家之主」的氣勢,皮皮當然聽他的話,掉頭又衝到客廳的電視機前,這件事讓我耿耿於懷,因為沒有把握好「當時」(當下那一個黃金時刻),往後家裡果然吃盡苦頭。

「皮皮,你沒用肥皂洗手!」

「皮皮,肥皂!肥皂!」

就是這樣,錯過了第一刻正確教導、嚴格要求的時機點,皮皮到如今小學二年級,對洗手仍是漫不經心,常被我念。

明明一個小朋友可以確實做好的事,為何到後來變成要嘮嘮叨叨、囉囉嗦嗦?像皮弟洗手完全不用有人盯,他就是會乖乖地抹好肥皂,然後沖洗乾淨。

這就是我和皮爺要徹底反省之處,我更是一再地探尋關鍵答案之所在,在那天身為電視節目專家來賓的我,終於被那位哥哥的話語點醒了。

他說:「當時……」,沒錯!大人在管教孩子的黃金時刻就是「當下那個時刻」,雖不至於要像這位哥哥說,要用「罵」的,但是「大聲提醒」絕對有必要。

罵,是用責備的、命令的方式在管教小朋友,這樣容易讓孩子因人格受到攻擊或情緒被壓抑而反彈;大聲提醒,是用正確的、就事論事的方式在教導,這時聽到:「時間到,該關機了!」「該洗澡了!」「上床睡覺!」還有那一個小朋友敢拖拖拉拉呢?

從此以後,我們不要再用「孩子小」、「孩子身體不舒服」、「有客人在,不好意思指正孩子」等做為藉口,孩子該教就要盡速,才不會長大了成了「左耳進,右耳出」的假聾子,叫都叫不動了。

「皮皮,褲子穿好!」周末早晨我剛睡醒,人還躺在床上,正巧聽到皮媽在「大聲提醒」。

哈!原來皮皮看卡通看到一半,正好有便意,於是衝到廁所、上了大號、洗了手,沒穿上內褲就急著回客廳看卡通。

「皮皮,褲子穿好!」你看,皮媽的聲音多清楚,多堅定!

只見沒輒的皮皮,衝回廁所附近找內褲,果然找著了,一下子又衝回電視機前了。皮媽一喊,皮皮完全乖乖聽話。

睡在床上的我,決定今後要學皮媽,大聲提醒時,聲音的量度和堅定度要從百分之六十提升到百分之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