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課題】頂尖怎麼教?

原作/游乾桂 整理/王鐸 |2010.05.28
675觀看次
字級

「頂尖」這件事,根本無法以傳統世俗的標準來判定。分數高的未必厲害,成績優秀的,卻只能做制式化的工作,一流學府的畢業生未必堪用……即使擁有這些,卻遠遠比不上「創意」來得重要,神思敏捷、擁有創造力的人,遠遠勝過只懂得舉一反一、照本宣科的書呆子。

出了校門,踏進社會後,已經不用學歷與分數做為評量標準,而是「能力」。能力不可能單憑一張畢業證書就決定,它必定包括態度、人格等特質在內,我們稱這些是「內在智慧」,它的重要性遠超過外在智慧。任何一家甚具規模的公司,老闆不會以學歷高低作為職位高低的分配、升遷管道的依據、論功行賞的標準、分紅的門檻……這是事實。可是當我們在職場上失利,聯想到的依舊是學歷不夠,需要進修,若再不受重用,就繼續進修……唉,進修進修何時休?

日本有項研究調查指出,讀書考試所取得的「成功指數」,反而不如早睡早起、有吃早餐、常常運動等看似無用的習慣。

◎不可用金錢做為評斷優劣的條件。孩子的興趣最怕噓聲,最愛掌聲,逼著他一輩子做一件不喜歡的事,這樣的人即使賺到了錢,也會輸了人生。

◎孩子各有各的優點,或許你能接受,但要說出孩子好在哪裡便難了。這便是父母的功課:用你的第三隻眼觀察,明白孩子的好。

◎生活歷練是課本提供不來的,有一天,這些不凡的經驗,肯定可以化成優雅的智慧,在孩子人生中譜寫美好的方程式。

◎學習一事,其實不是要孩子學到什麼,而是學到「如何去學」,就如海綿,可以自由捏塑。頂尖者在我看來都似海綿,幻化無窮、創意無限,任何東西在他們手中全添得巧思。

◎分數決定「高下」,但興趣決定「天下」。每個人都有頂尖的能力與不入流的才華。但我們常用自己的非專項應對人生,這才是盲點,於是演成了事倍功半。明明很容易,卻做得很吃力;很想做好,卻做不好。

◎讓孩子學會堅持做喜歡的事,把自己發揮到最好。做自己會的事,而非別人要的事,並用本事贏得自己的位置,就有能力與機會掌握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