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安寧療護與生命尊嚴

 |2010.05.31
3047觀看次
字級

台灣每年有四萬人因癌症死亡,其中有一萬人選擇以安寧照顧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三萬人在最後階段必須承受插管、電擊的痛苦。衛生署長楊志良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癌末插管、電擊是「浪費生命,也浪費醫療資源」。他強調,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楊署長快人快語,又引發社會爭議。

其實安寧緩和醫療主要目的不在於節省醫療資源,而在讓臨終病人可不再受折磨,能自主善終,維持個人的尊嚴,在最後一刻以從容的態度走完人生的旅程。

放棄搶救生命是殘酷的行為,但當生命搶救淪為一種極不人道的痛苦;當明知搶救是徒勞無功而仍然讓病人受盡折磨,在沒有尊嚴又極痛楚中往生,不是正確的選擇。醫療雖然進步但有其極限,現在台灣這樣的觀念還沒建立,病人家屬不願意接受癌症致死的事實,選擇和疾病奮戰到最後一刻,不放棄最後一絲渺茫的機會,到病危時還要求插管、電擊;不只是浪費醫療資源,對病人也是很大的折磨。

國人常以為病人送到安寧病房,就是要被「放棄」,這是大錯特錯,安寧照護可以讓癌末病人減輕疼痛,擁有較好生活品質,並獲得善終。已故哲學家傅偉勳教授指出:「病患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能心平氣和且有人性尊嚴地離開人間,這就是死亡的尊嚴。」

楊署長提出「安寧照顧」值得社會深思,讓末期病人能有完整之身、心、靈的安寧照顧,積極緩解其身體及心理等不適。透過最人性化的照顧,提升其生活品質,使他們再獲生命的尊嚴與光輝;讓癌末患者達到「無痛不苦」的安寧境界和生命品質,並給予癌末病患與家屬生活上的協助和心靈上的慰藉。

二○○六年七月十七日,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發現自己得了「肺腺癌」;他出版了《生命告別之旅》一書,字裡行間單國璽談對信仰的悟境,對生命的灑脫,對人生的歡喜。他特別強調將末期肺腺癌交給安寧療護,把遺體交還大地,所以單主教將版稅換成書,捐贈二百五十本給全國安寧病房的病患。藉由自己生病經驗,鼓舞他們打起精神,仍保有光明正向的思考,縱使走到生命盡頭,也要把生命最後光輝發出來,有尊嚴的離開。

古代佛教高僧及修行者,對於人生之最後,最是灑脫,最是自在。如宋代宗淵法師「坐床而逝」德普禪師「先祭而滅」,道悅法師「坐化而往」,性空禪師「入水唱歌而去」,龐蘊一家人,女兒靈照「合掌而化」、龐蘊「枕膝而化」、兒子「田中拄鋤而化」、龐婆「不知所終」等,真是「生死一如」,無比灑脫。

由於他們具有勘破生死的智慧,才能這樣了無掛礙的撒手而去。沒有遭受痛苦的折磨,沒有接受無效卻恐怖的急救;在人生最後階段還能擁有較好生活品質,有尊嚴的離去,這是安寧療護的積極意義,對於安寧療護的意義與價值值得國人深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