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圖/本報香港傳真)二十三日率團訪台,他也是首度以「感恩」為主題而來的省級高官。在感恩會上,他兩度深深鞠躬,對台灣在汶川地震時伸手救援一事,表達感謝崇高敬意,他也帶領四川大型企業和台商簽約採購,訂單高達台幣四百二十四億元。
劉奇葆不是近來訪台層級最高的中共官員,卻是前途最看好的一位。五十七歲的劉奇葆形象清新、作風開明,不僅具團派背景,中央與地方歷練經驗豐富,具有在中共政壇更上一層樓的潛力。
地震重建
他一肩扛起
劉奇葆在二○○七年十二月接任四川省委書記後,不到半年就遇上汶川大地震。在全國資源挹注下,劉奇葆化危機為轉機,將三年的災後重建計畫案在兩年內完成,並抓住西部大開發的契機,積極建設西部交通樞紐,努力讓四川重回天府之國的盛況。
大地震後,劉奇葆迅速調整四川的工作重點,把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作為全省最重要工作。他最自豪的,就是發生地震災害以來,災區沒有發生過饑荒,沒有出現過流民,也沒有爆發疫情,沒有引起社會的動盪,並且讓災區重建迅速地展開。
歷練豐富
可望上層樓
劉奇葆曾先後擔任過所在生產隊的指導員、大隊黨支部委員,以及團支部書記等職。一九七四年大學畢業後,劉奇葆被分配到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和省委辦公廳秘書處工作,此後曾任宿州市市長等職。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劉奇葆調入共青團中央,任書記處書記,其後他與胡錦濤子弟兵劉延東、李克強、李源潮等人成為同事,外界也將劉奇葆列為團派官員。
共青團任職八年後,劉奇葆調往《人民日報》擔任副總編輯。一年後,他被調往中共國務院,出任國務院副秘書長之職。二○○○年「外放」廣西,出任廣西省委書副書記之職,當時他還不到五十歲。
二○○六年六月,劉奇葆晉升為廣西自治區黨委書記;二○○七年底,他調任四川省委書記。
當前中共眾多省部級官員中,劉奇葆是少有兼具中央與地方完整資歷的人,「政治實力」雄厚的他,未來向上發展,應該是預料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