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八年,台灣統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敦仁(左圖/李珣瑛攝),與上海世博車隊老駕駛員姚建忠再度握了手。這一幕發生在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但兩人的「握手」之緣,則要追溯到二○○二年。
當年,正值統振集團在上海設廠,為考察浦東的投資環境,陳敦仁需往返滬、台兩地。等到考察結束準備返台時,他隨手攔了輛計程車,最後粗心地把公事包掉在車上。等他進了位在上海的辦公室,才發現大事不妙,「我沒注意搭的是哪家公司的計程車,也沒來得及拿發票。」
陳敦仁直冒冷汗,因為錢包、機票、證件全部在公事包裡,更麻煩的是,他預定返台的客機很快就要起飛。
正在陳敦仁不知所措時,突然接到公司櫃台通知,有位計程車駕駛在大廳,送回他遺忘在車上的公事包。陳敦仁說,「當時就像是遇到貴人一樣不可思議。」為表達感激,他立刻準備一個紅包給司機,但這位司機謝絕了他的好意,只淡淡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這件小事,讓陳敦仁立即決定在上海投資建廠,他也記下了這位好心駕駛的名字—姚建忠。此後八年裡,陳敦仁對這位駕駛念念不忘,不但常對親朋好友說,還把這個故事寫進公司的刊物。
不久前,《工商時報》以一篇「上海司機的質變」的文,讚譽上海計程車駕駛員,這讓陳敦仁再次想起八年前那段往事,他也決定借前來上海參觀世博會的機會,找駕駛姚建忠,接續八年前那段特殊的緣分。
雖有留名,但未留詳細資料,多方打聽未果後,陳敦仁寫了封求助信,最後在浦東新區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幫助下,他在已更名為上海海博計程車公司的世博車隊裡找到了姚建忠。
時隔八年,姚建忠壓根沒想到一位台商有事找他,他也幾乎忘了當年的那件小事,因為這種事在他開計程車的日子裡時常在上演,「真的只是一件小事。」
接過陳敦仁贈予的「拾金不昧品德高、誠實可信素質好」錦旗,這位年逾半百的老駕駛靦腆地笑了,只說了一句和八年前一樣的話:「這是我應該做的。」
這件小故事或許微不足道,但正是一位計程車駕駛為陳敦仁打開了一扇窗,讓他相信上海這座城市的文明和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