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近年來由於金融海嘯衝擊與缺工問題,珠三角台商掀起倒閉潮,存活之道就是精實管理,但近來富士康爆發的連環自殺潮,再度突顯台商面臨經營環境惡化問題。
過去台商聚集的東莞與深圳等珠三角地區,近年來面臨缺工、第二代接班、技術升級轉型、當地法令變更以及成本墊高等問題,導致當地上千家台商倒閉。
珠三角台商經營不下去,除了關廠倒閉,也有結束在深圳、廣州的事業,將資金移往內地投資其他產業,或往越南、印尼投資其他產業。
事實上,對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台商而言,面對以往珠三角勞動成本低的優勢逐漸流失,想要活下來,只能夠推動精實管理。
中國生產力中心表示,台商過去賺的是「機會財」,現在經營成本墊高,要賺「管理財」,因此今年經濟部與中國生產力中心輔導大陸台商經營的重點,就是推動精實管理、升級轉型。
簡單而言,精實管理就是十個人工作交給五個人做,中間節省下來五個人的成本,可以移作員工福利,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幫助企業減少浪費、提高資源效率。
專家指出,台商降低成本再配合整合上下游資源、積極進行研發工作,可望開創珠三角下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