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擬放寬大學入學條件及方式,無論是否高中畢業,凡二十二歲以上,修習四十學分,或具四年以上工作經驗有明確技術專長,可直接申請進入大學就讀。
在教育部近年各種改革方案中,這項所謂「二二四方案」(二十二歲、四年工作經驗)彈性作法,可說是最具前瞻意義。
國內多年來強調終身學習,但成人想要就讀大學,仍必須重拾讀高中課本,與高中畢業生一起考試,形成不公平競爭。
同時,對在社會工作多年的成年人來說,高中課本已不符所需,他們可能是要學習會計、法律、行政、行銷、商用英文等,以加強職場競爭力,如果為此要花大量時間去讀國文、史地等課程,實在沒有必要。
台灣的學制過於死板,美國就彈性多了。
美國即使沒有高中畢業,也可申請社區大學(美國的社區大學不是台灣這種「老人長青班」,而相當於台灣的二專),兩年後取得副學士學位,即可據此申請至正規大學,由大三讀起。
台灣因學制僵化,加上社會觀念,總以為讀書就是要照年紀逐年遞升,十八歲高中畢業,就升大學。
但西方很多國家的年輕人,會在高中畢業後,先工作一、兩年,或去「壯遊」(環遊世界等),等社會歷練、經驗豐富一些,更確定自己未來要走的方向,與所需知識,再來選擇就讀大學的科系。
比起台灣高中生渾渾噩噩「選系」,不知自己興趣與專長,讀完四年進入職場,才發現「學非所用」,這還不如先工作,但前提是要有彈性的大學入學方式。
「二二四方案」可以完全免試,或以面試決定,也可採用繳交小論文、讀書計畫的方式入學,人人可以隨時回大學進修,這樣才能做到終身學習。
張曉明(苗栗市/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