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開發幫助高速學習與記憶!」、「左腦發達是人才,右腦發達是天才!」,這些強調幼童腦力開發的廣告台詞,讓不少家長看了相當心動,而大陸也不遑多讓,吹起了一股兒童精英教育風,部分業者推出學齡前課程,要求三歲幼兒上學,得記圓周率到小數點後六十位,背三十句成語、兩百句英語,強調可以開發潛能……
到底小朋友的潛能開發黃金期,是在哪個階段?要學什麼、學多久?節目中邀請國立護理學院師資培育中心教授段慧瑩、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理事長林文虎,以及圓心坊托兒所所長黃薰漪,分析如何有效提升孩子學習力。
到底全腦開發能不能幫助提昇學習力,段慧瑩不表認同,她指出,重視學齡前教育是重要的,但單只訓練記憶力是不夠的,腦只佔全人身體的八分之一,幼兒期應強調培養人際關係的「全人開發」,而非「全腦開發」。林文虎補充,強調背誦沒有創意的「腦力開發」,孩子出來都將「了無作為」。因為在短短幾年間,他很快學完了將來十八年要學習的內容,但接下來就停止學習,這是慢性抹殺學生的學習興趣!
林文虎強調,要提升學習力,重點在提升孩子的學習動能。好的老師、父母或學習環境,是一直在呵護學習動能,讓孩子非常願意學、想要學,絕對不是讓他機械式地背一樣東西,他不反對背誦,但要輔以動作遊戲,就像唱歌跳舞一樣,雖然孩子不知其義,但卻能樂在其中,師長再從這個機會點中,引導孩子延伸思考的能力。
面對坊間琳瑯滿目的兒童潛能開發班級,黃薰漪說,這種班級對父母最有效果,對孩子則是揠苗助長,他提醒家長,教育不能速成,孩子拔得愈快,倒得愈快。
林文虎也強調,「貧窮」才是最好的學校,學習凡事讓孩子自己來,由他自己來思考,知識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
(更多關心孩子成長的內容,請鎖定周一至周四晚間九點,人間衛視「2100教育開講」,關心咱的孩子,大家作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