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生兩則看似不相干,但其實頗有關係的新聞。
一是擔任遊戲廣告主角女悟空的模特兒爆料,稱她和藝人周杰倫有關係,二是中國媒體批,南韓有學者研究指李白是韓國人。兩則新聞事後都被證明為假。
當輿論一股腦指責當事人不該放假消息、報假新聞的同時,似乎沒有人追究台灣媒體為何不先查證新聞的真偽;配合炒作不顧真偽、躲在言論自由盾牌後給我亂報的作法,NCC為何不關切一下?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台灣媒體對爆料和假新聞,竟是來者不拒,先上再說。好一點的媒體等時效過後,以小篇幅刊登澄清,惡質媒體則任由假報導積非成是,甚至在事發之後轉移焦點,怪罪別人。
如果說,在媒體上播放的廣告不實要罰廠商與代言人,那媒體上的新聞報導明顯荒謬不實,是否也該開罰媒體頻道與報導的記者?尤其中國媒體屢次放假消息栽贓南韓,任意指稱南韓學者又「發明」中國名人源自韓國,皆已被證明為假,照道理說,碰到類似的新聞,新聞人應先弄清楚是否又是網友放話。
近年來,南韓與台灣在國際上處於競爭關係,不論經貿與體育賽事皆如此,南韓的確出現不少小動作,國人難免不喜歡南韓,但這不代表我們有權利,以各種假新聞或假事件來汙衊、醜化對方。有媒體以挑釁的手法挑起民眾仇韓,筆者以為萬萬不可,兩國若因此發生衝突,損害關係不說,還貽笑國際。
新聞報導應竭力追求真實,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沒經查證的報導根本不該草率上陣,就算不得已上了,發現錯誤後也需緊急道歉更正,否則的話,只會徒增人民對新聞媒體的不信任與輕蔑。
任群宇(北市/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