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秀水鄉金興村長候選人鄭愛美是印尼媳婦,來台十八年,不僅和街坊鄰居打成一片,更熱心助人,用行動愛台灣,因此被推舉選村長。
鄭愛美是印尼華僑第三代,雖不同於純粹印尼裔的人參選,但仍有相當意義,尤其她說:「外籍配偶來台灣,不光生孩子和撈金。」更是打破一般人對外籍配偶的刻板印象。
台灣對外籍配偶,尤其是對外勞有一定成見,常把他們當成較「次等」人看待,鄭愛美更因不少人誤解外籍媳婦,甚至誤會外配會挖光夫家的錢回娘家,因此強調「我參選,只想為新住民爭一口氣,證明新住民也能為大家服務」。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四百年來一代代祖先從大陸各省來到台灣;近二十年來,更有東南亞國家女子嫁來台灣,成為「外配」,所生孩子是「新台灣之子」,他們積極融入社會,早該被包容。
美國更是移民社會,日前彰化市和美國聖蓋博市締結姐妹市二十五年,聖蓋博市長黃裕民特地到彰化市參訪,他是台灣移民,也是當地首位台裔市長,因此不少彰化鄉親移居當地。
華裔或台裔移民融入美國社會的例子不勝枚舉,譬如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出身台灣;而曾任華盛頓州長的商業部長駱家輝,則是繼能源部長朱棣文後,歐巴馬政府的第二位華裔部長。
印尼媳婦鄭愛美要參選村長,正如同華裔或台裔移民打入美國政治圈,都是值得鼓勵的。地球已形成世界村,各國人民在國際間相互遷徙已是常態,在地國不應排斥甚至歧視外來人口,外配選擇了台灣,雖然他們還是會愛自己的祖國,也表示他們「愛台灣」,大家應該展開雙臂歡迎,畢竟一個社會的多元性,是促成健康發展的指標之一。
黃俊傑(桃縣大園/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