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台中縣某國小,校園有燕子築巢,校方擔心燕子的排泄物,會危害學生健康,移走鳥巢,但不小心弄破鳥蛋,有學生回家告訴家長,家長抨擊校方作法失當。
老師解釋,如果連為了學生健康,都不能移走鳥巢,還說這是殺生的話,那連水都不能喝了,因為水裡有很多細菌,喝水就變成殺生;老師舉的例子,學生聽不懂,家長也抨擊偏頗。
教育問題是大眾關注的議題,所有老師都戰戰兢兢面對如何「正確教育」,就以移鳥巢之事來說,校方是因擔心學生健康,而移走鳥巢,雖然不小心弄破鳥蛋,若換個角度想,學校會這麼做,難道是在圖自己利益或便利?
如果學校沒正視這個問題,若萬一學生感染,外界一定質疑「沒想過動物排泄物有細菌嗎?為什麼這麼嚴重的問題要等到出事才面對?」當大家一面倒苛責老師時,有誰站在教師角度去思考、去看問題?
我認為,教育不是從旁檢視,而是要一同參與,也許教師舉例不當,若家長能站在老師角度思考問題,告訴子女教師的動機,學生即便聽不懂,也能體會老師的用心,教育不是把孩子丟給學校,就是學校、老師的責任,只指責卻吝於鼓勵,只施壓卻不協助,教育是從家庭出發,若一味批判學校、教師,誰敢投入教育事業?
劉佳佳(北縣中和/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