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當小黃 制定法令處罰

吳一忠(嘉縣水上/醫院志工) |2010.05.19
818觀看次
字級

報載民眾把救護車當計程車,任意使喚,不花錢又指定醫療院所,真是非常誇張,筆者感嘆少數人缺乏道德,也對「119」勤務中心深表同情,這種荒謬現象長久以來無法根除,表示福利制度出現漏洞,更扭曲了政府美意。

筆者在急診室當志工十年,對此已司空見慣,只要看到人名或熟面孔,就知道某人又上門了,他們把看病當成逛街,動不動就到急診室,小感冒、喝酒醉或高血壓,都未達到急診標準,理應自行就醫,但他們直接叫救護車,看了為之氣結。

有人時常就醫,甚至一天好幾趟,全身骯髒散發惡臭,戴口罩也擋不住;酒醉到處嘔吐,擾亂醫院運作,教人難以容忍,最後只能請社工處理,結局是身無分文,欠帳由全民買單,徒然浪費社會資源。

醫護人員碰到這些人,只能好言相勸,希望能去門診就醫,把救護車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以免耽誤急症病患,但他們無動於衷,只在乎自己病痛,不管別人死活。

有人認為,救護人員也有責任,但他們有不得已的苦衷。雖明知是酒醉或輕微病症,依消防法緊急救護規定,確認不危急就可拒載,但擔心認定錯誤,不得不依規定出勤送醫,然後請醫師斷定病情,避免被投訴的困擾。

所以,建議相關單位制定法令,若非緊急狀況隨意報案,故意把救護車當計程車者,應依規定支付費用,並處以罰則,藉此達到警惕。

吳一忠(嘉縣水上/醫院志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