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華人朋友向我訴苦孩子的管教問題:不怕父母也不畏老師,為所欲為;目無尊長,藐視父母的能力;打罵無效,就是不聽話。
聽到這一切訴苦,我只能做個忠實的聽眾,給予的勸告極少,因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若我的女兒也犯上同樣問題,我肯定也會困擾。更何況我是個缺乏經驗的母親,時常持著慚愧心摸索育兒良策。我的目標明確,我要求孩子明禮義,修德行,因為這是做人的根本,必須從小學起。
在育兒的艱辛過程中,我很慶幸也很感恩,女兒五、六歲了,居然從來不會發脾氣,人如其名隨時隨處的「快樂自在」。我常說在這方面,我要向她學習,每次聽我如此言,她就樂極了。在此同時我知道,我的讚美對她是其中一個最大的鼓勵。
在這年齡,女兒製造的最大困擾,是過於活潑好動和得意忘形,導致樂極生悲。有個朋友說,我的女兒像一個不停在活動與講話的機器,最虐待的是,她可以一整天連續不停的大聲說話。她從廿二個月起,就能說流利的中英文,長年累月下,從有趣到煩不勝煩,導致我精神衰弱,一聽她說話,我的頭就疼痛不堪,但她還是停不下來,真令我發瘋。
我給了女兒什麼訊息?不可以說太多話?我說能言善辯是優勢,但說話長短要看時間與地點,可惜呀,在這年齡,她聽了就忘記,仍然周而復始製造此痛苦給她爹娘。她畢竟還是個小孩,我不能要求過高,無計可施下只好自我安慰:她長大些就會學習控制自己。
所以對於向我訴苦的母親們,居於經驗不足,我無從提供對策。我倒是時常分析問題的根源,我覺得父母要負起管教失當的責任。人之初、性本善,小孩怎麼會天生就使壞呢?我對因果堅信不移,育兒應從娘胎始,更複雜的其他話就以後再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