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子學佛不久就發願吃素,但因緣不具足,婆婆相當反對,加上他一向瘦弱,婆婆挑剔吃素沒營養,沒有體力工作,為了讓大家心安,在長輩面前,外子便隨緣。
我雖然有些疑惑,深怕素食的能量真無法應付他繁忙的工作,但我還是樂於配合,因為對於烹調葷食料理,常覺得既腥又臭,又怕汙染,總避之唯恐不及。
自己學佛後,更堅定吃素的理由,「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吃素是慈悲心、平等心的培養,也是因果觀的認知,對健康或環保而言,好處更不在話下。一般人有所求時,常以吃素來發願,因為它不容易做到,吃素也是一種修行,若信念不夠堅強,想必也很難恆久。
現在,因緣成熟,我想起外子多年來慈悲的以求圓融,因為善念而讓障礙一一消除,不再有人反對他吃素。娘家媽媽會為外子準備素食;過年回婆家,年夜飯是素食料理;大家聚餐時,也以素食餐廳為首選。
記得去年暑假,有機會供養法師,師父看到女兒只吃白飯,因為外食口味重,女兒吃不慣,師父說這樣很好,清淡簡單亦能甘之如飴,我卻在內心打問號,深怕正在成長的女兒營養攝取不足。其實是我多想了,對孩子而言,早就視吃素為理所當然,從未抱怨過,更漸漸感覺出,因為素食,孩子不會吵著要吃這個、吃那個……在選購食品時,也會貼心的詢問是否為素食,對於吃,大家少欲而知足。
幾個月後的現在,當我想到孩子們,常常外出遊玩後,卻執意要回家吃媽媽煮的飯菜,只要白飯配青菜豆腐味噌湯就可以了,我想起了師父的話。
人間有味是清歡,應該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