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花意】刺桐花 平埔族族樹

呂自揚/文‧攝影 |2010.05.10
2473觀看次
字級

新作一首〈刺桐花〉詩:

枝幹有刺稱刺桐,

春雖已到葉猶空;

三月東風輕吹過,

花似雞冠勝火紅。

刺桐樹皮淡灰色,枝幹有瘤狀黑刺,綠葉圓大,形狀像梧桐葉,故名刺桐。

刺桐花是台灣原生種的落葉喬木。清朝時代,不分山野平地,隨處都有刺桐樹。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蔣毓英修撰的第一本《台灣府志》,即記載說:「刺桐,花木高大,枝葉繁茂,夏初開花,殷紅爛然。」

巧合的是,刺桐花與斑芝花(木棉花)相似點很多:它們都是清朝康熙時的方志就有記載,也都是台灣春天時盛開的兩種很特殊又很美麗的樹花;另外刺桐和木棉也都是高喬木,枝幹都有瘤刺,都是冬天葉落,春天開花,開花時,整棵高大枝幹光禿禿的,花落後,才又發新葉。只是木棉花較早開,通常在農曆過年後就陸續盛開;刺桐花則是在每年農曆三月,清明節前後開花。花朵都很大,木棉花橘紅,刺桐花深紅,盛開時都是滿樹火紅,顏色鮮豔。

刺桐花的形狀,很像公雞的紅雞冠,故又叫「雞公花」,以花平放,花形似鳥,有的地方又叫「鳥仔花」。

刺桐花是很有歷史意義的本土原生樹花,與台灣早期平埔族原住民的生活關係密切。

根據古籍記載,乾隆以前的原住民無日曆,都以刺桐花開,作為計算時間季節嬗遞循環的起始點。刺桐花開時,表示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等於漢人的新年),此時分散於不同地方的平埔族,都以刺桐開花作為他們安排農耕、播種或捕魚、打獵的行事曆準則。

近年,很多地方文史工作者,甚至把刺桐當作平埔族尋根探源的族樹和聖樹,把刺桐視為平埔族原住民的聖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