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法師
在這個地球上,不管動物、植物都必須有養分才能生存,因此有些家庭養寵物,不但讓牠們三餐吃得好,還講究要有營養,甚至在食品中添加營養劑。種植植物也是一樣,不僅要求土壤肥沃,陽光、澆水、施肥缺一不可,這些都是植物成長的養分。
至於人呢,當然也要養分,除了日常三餐,有時還外加點心、宵夜、零嘴,甚至補充一大堆的營養劑,維他命ABCD,這些統統是養分。此外,現代人亦提倡新鮮的空氣,沒有噪音的寧靜環境,這也是一種養分。但是,還有一項更重要的養分,可能大家都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內心的營養。
一個人吃五穀長大,除了希望體格壯碩、身體健康之外,更要緊的,內心也要健康。假使我們心理不健康,縱然四肢很發達,也會做出不當的行為,常言所說的腦筋有問題,或精神錯亂,就是這種情況。
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內心的營養,心所需要的養分是什麼呢?慈悲、感恩、結緣,這些都是很好的養分。一個人時時提醒自己,我要提供自己養分,所以內心要善良厚道,與人相處要多為人著想、體諒別人。唯有養分充足了,心裡才能健康,自然身體也會健康,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健康的人。
佛光山有位法師,幾年來都在種元寶樹,山上也有許多人跟著種。可是無論怎麼種植,總是無法像這位法師種的那麼好。每次看到他所種的數,都深刻感覺到,他種的樹不但長得好,且每一棵都帶給人歡喜,每一棵都讓人禁不住的讚歎。
這位法師見別人喜歡元寶樹,也很慷慨的說:「你喜歡的話,帶回去吧!」
聽到這句話的人,都很開心:「好!我把它帶回去。」
可是帶回去一、兩個月後,樹雖然沒有死掉,可是過去那種讓人喜歡的感覺,那種青翠茂盛的生命力,好像日漸失去。最後,只好又把它給送回來,再跟這位法師所種的一比,果然不同啊。奇怪!同樣都是元寶樹,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法師所種的元寶樹,為什麼比其他人長的好呢?原來,這裡面含有內心養分的差別。
據說這位法師種元寶樹的時候,每天都持大悲咒,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因為他心裡有慈悲的養分,所以天天把這些養分,灌輸給元寶樹。怪不得他的元寶樹,人人看了都歡喜,人人看了都禁不住要讚歎,因為它不僅有物質上的養分,更難能可貴的,還有法師的那份慈悲心。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我們內心能時時存有善良、厚道的養分,必定是一個健康、有福氣的人。(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