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 話人間

余秋雨/文 尤俠/圖 |2005.08.29
368觀看次
字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唐代杜牧的詩,感歎曾經興盛一時的佛教遺跡的湮滅。煙雨中,殘垣猶在,鐘鼓難尋,滿心蒼茫。

歷來佛教的興衰,有很多外部和內部的原因。內部原因之一,是僧團建設的強弱。
僧團建設很不容易。這是因為很多德行高潔的住持習慣於在黃卷青燈、木魚磬鈸間寂寞修行,缺少一種吞吐四合、整飭叢林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指揮能力。正是在這一點上,星雲大師讓人驚歎了。他所創建的佛光山,僧侶整齊、人才濟濟,使弘法事業獲得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雙重保證。在空間上,道場遍於全球,處處興盛;在時間上,傳燈已成制度,延續無虞。

佛光山的僧團,有一個效率很高的決策核心。這個決策核心是在數十年艱辛的弘法歷程中自然形成的,因此深受僧侶敬仰。我每次拜見星雲大師,總能見到他們。他們都是那麼謙虛誠懇,而我則在他們一領袈裟、兩袖清風間,領悟到很多人生哲理。

《古今譚》作者慈惠法師,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員。法師是日本大谷大學的文學碩士,熟悉多種語言,為星雲大師擔任講經的翻譯四十餘年,早已是整個叢林的主要管理者,更是佛光山散布世界各地的諸多教育事業的直接領導者,為東方佛學院、西來大學、佛光大學的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法師還親身授課。秉承「人間佛教」的理念,在授課弘法中除了精細釋述玄深的佛經外,還會利用一些經文故事來通俗地倡導健康的人生觀念,遠引近譬、出入古今,受到廣大信眾的歡迎。

這套《古今譚》,是慈惠法師第一次正式出版的書籍,可以反映法師在幾十年弘法過程中循循善誘的風範。講述故事力求通俗生動,傳授道理力求簡明淺顯,幾乎為任何人拔除了理解上的障礙;但是細細品味卻發現,這些看似簡明的道理卻是人生至理,要真正理解又談何容易。

我們由此可以明白一切通俗的弘法者的深意了:既然已經拔除了理解上的障礙,那麼,剩下來,聽講者就必須直視自己內心的障礙了。你再也不可以把未能排除內心障礙的原因,推給文本表相。

其實豈止佛教是如此,一切人文事業都不會把艱深當作目的。大道至簡至易,古今中外皆然。不少學人為自炫學問而故作艱深,就掉入了一個格局很小的陷阱,非常可惜。

我想,慈惠法師作這種智慧的選擇,既出於一個資深教育家的職業悟性,更出於對星雲大師弘法原則的深刻理解。

走筆至此,忽然記起了國際間一些宏大的弘法現場。幾萬人聚集的體育場,燈光輝煌而肅穆。中心講壇四周有僧侶端坐環繞,如千年未移的雕塑。星雲大師講述一段,聲如宏鐘;慈惠法師翻譯一段,準確典雅。沒有一句是艱深難解的,卻因立即沁入幾萬人的心田而構建成一種莊嚴。這是一場場聖潔的精神聚會,引度著無數在現代爭逐中勞累不堪、焦頭爛額的眾生。

祈願這樣聖潔的聚會,能夠在人間不斷擴大,到處延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