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好奇,狗醫生要如何服務老人或身心障礙、發展遲緩的小朋友?狗醫生又是那種類型的狗居多?可愛嗎?復健時,狗醫生是主角,還是狗主人?狗醫生協會說,各種體型的狗狗都有,有可以抱在手上的,有大到像小熊的,每隻都是主人的寶貝,雖然個性不一,但都很溫馴。
而狗主人的工作就是掌控局面,隨時輔導狗狗助診,如果服務對象的要求讓狗狗感到不解,狗主人就要想辦法讓復健和陪伴過程保持流暢。例如主人可能要站在阿嬤的背後對狗狗說:「貼近臉龐!」讓阿嬤以為是自己的要求成功了,產生成就感,狗狗則因讓阿嬤感到溫馨,得到飲食獎勵,這是雙贏的快樂。
復健中,可能讓阿嬤嘗試踩著狗背運動腳的肌力,阿嬤長期使用輪椅,腳力不大,不用擔心狗狗被踩痛;而阿嬤也會擔心腳力過重讓狗狗難過,所以會輕輕施力,阿嬤和狗醫生有了令人窩心的互動。
狗狗的溫柔眼神,如果凝望著阿嬤,阿嬤的心情就會平和,好像有個守護天使在旁邊一樣。協會說,全台目前至少有一百零八組狗醫生,在國小資源班、老人養護中心、護理之家、兒童發展中心、喜憨兒社區照顧中心、醫院身心科、安寧病房及腦性麻痺協會等近五十個醫療單位免費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