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我們當時許多護士小姐,都曾經問阿花姊,是否仍要這麼頻繁的來服務
?我記得阿花姊回應說:這是我先生臨終前,我答應他的承諾,要繼續幫他還願的!」
「阿花,妳是怎麼撐過來的?」
「其實,我結婚後,與丈夫一直在傳統市場批菜、賣菜,每天早起,過年過節還須兼賣年糕、蘿蔔糕等需耗費心力研磨製作的食材,日子原本就過得很辛苦。」
「…」
「但是當我丈夫過世後,卻是我這輩子第一次面臨只有我一個人,要帶領全家人生活。雖然我還是會陷入低潮,但不知那裡來的力量,讓我不敢怠惰;可能是我知道,我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我。」
跟阿花熟悉的小慧點點頭跟我說:
「或許,因為阿花的堅韌和努力,她不斷地從安寧的病人身上學習到,自己是很幸福的,而且自己擁有很多
—原來還有能力去愛人與付出心力。甚至,也從安寧義工的服務歷程中,學習到愛與保證的核心價值吧!」
「?」
「周醫師您知道嗎?現在的阿花每天還是天未亮就要起床,趕著去早市賣菜,過年過節也要苦撐著,沒有丈夫的陪伴,一個人獨自賣糕點,單親生活雖然更辛苦,但她卻過得很開心。」
「喔?」
「因為她願意跟她的顧客,分享與傾聽彼此的人生經驗,於是有愈來愈多的顧客疼惜她,讓她的生意愈來愈好。」
「看來對於阿花的顧客來說,去市場已不再只是買菜,已變成一場心靈交流的饗宴。」
「阿花姊不但能用心體會顧客的心,有天她跟我說,她終於了解,為什麼她念高中的小兒子,自從爸爸過世後,至今仍一直賴著,還要跟她一起睡的原因。」
「?」
「因為阿花已能敏銳的知道,她這個小兒子,現在還賴著跟她睡的行為背後,是擔心失去爸爸後又失去媽媽(當時才念國中的小兒子,怕阿花會想不開自殺)。」
「嗯-。」
「阿花不但沒罵兒子,反而給兒子更多的愛與保證;保證她不但不會做傻事,還會活得更好,把全家照顧得更好。」
由於確認阿花現在的身、心、靈狀態,都已經非常健全了,我問阿花:「當妳失去先生時,妳曾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嗎?」(待續)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