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這真是小孩子做的嗎?」、「好美喔!」、「可不可以買回家?」新竹市高峰國小蛋型展覽室,正舉行「與光影共舞」師生玻璃創作展,透過光的映照,感覺空幻。
高峰國小位於新竹最高點古奇峰風景區,這學年起將玻璃藝術納入課程,成為學校特色發展的課程之一,也是國內小學創舉,讓新竹的玻璃教育串成一條龍。
新竹是台灣的玻璃原鄉,早期著名的古奇峰風景區內,還有一條「玻璃街」,展示玻璃藝師現場捏塑的玻璃作品。校長王國生表示,當時連日本觀光客都聞風而至,可惜二十多年前已消失。
這學期,學校聘用玻璃藝術家郭原森上藝術人文課程,他精擅各種玻璃技法與教學,王國生認為,以高峰的地理與文化特質,剛好可發展特色,於是請他規畫完整玻璃學程,有標準作業程序,讓小一至小六的孩子都能玩。
郭原森說,針對不同孩子設計不同玩法,像一、二年級小朋友以概念性DIY為主,小瓶子裝彩色玻璃沙,變成「星星的眼睛」,中高年級可以動手做玻璃,透過熱工與冷工技法,做出燈飾、玻璃容器、相框等,王國生還寫了「因為愛」的詩,模刻在玻璃杯上,讓玻璃杯變得有價值。
「與光影共舞」運用十六種玻璃技法,師生做出二百多件作品。展期到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