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世間》 想要成「佛」作「主」 豈能速修速成

郭書宏 |2010.04.26
132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衣服破要修補,頭髮長了要修剪,乃至家具壞也要修整,人的行為有了偏差與過失,更需透過修行來改正。因此,修行不僅是宗教的重要環節,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要事。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走入教堂,其實在我們的生活裡,做人處事都應該要有修行。本周的《轉念看世間》專題,特別邀請法鼓山三峽天南寺監院常遠法師,及輔仁大學神學院院長曾慶導神父,帶領讀者認識修行,讓修行不再是難事。

您覺得什麼是修行(靈修)?它是否有捷徑呢?

常遠法師: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透過誦經拜懺、修禪打坐、吃素禮佛等方法達成此一目的,就是修行;「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知道修行方法還要確實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否則僅是做了表面功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沒有絲毫益處。

修行講究先付出才有收穫的因果,無法速修速成;平日應按部就班修行,薰習佛法經典,累積足夠的福德資糧,在覺察自己習氣後切實修正,如此方符合修行的精神。

曾慶導神父:由於耶穌基督是真神、完美的聖人,因此天主教的靈修是效法祂對世人的愛與憐憫,甚是對窮人、罪人付出關心,讓自己成為愛天主、愛世人的人,在生命中活出信、望、愛。

透過天主教的靈修,去除不好的言行是「煉」,多寬恕、服務他人,培養好的德行謂之「明」,最終達到與天主融合的完美境界—「合」;靈修就如參加馬拉松比賽,是持之以恆鍛鍊身心的過程,不是一蹴可幾的。

修行(靈修)似乎很苦,它能夠是輕鬆且愉悅的過程嗎?苦行是古代許多聖賢的修行方式,現在人修行方式是否順應時代而改變?

常遠法師:古代高僧多會選擇嚴峻的環境修行,藉以磨練心志。相較之下,現代人修行環境較從前舒適,但環境誘惑變多,相對煩惱也不少;若能親近善知識,掌握正確的修行方式,修行是充滿法喜的。

修行方式是會隨順時代而變化的,像是為了讓緊張忙碌的現代人,能夠簡便享受禪法奧妙,法鼓山聖嚴法師將禪修心法融入運動中,發展出「法鼓八式動禪」,透過這套不拘時間、地點,且簡單易學、有益身心的「動中禪」,讓人們在行、住、坐、臥之中,都能以動禪的修行方式,清楚享受身心放鬆、安定自在。

曾慶導神父:輕鬆愉悅的靈修才是有意義的,正如耶穌所言:「我的擔子是輕鬆的,我的軛是甘飴的。」靈修若秉持「愛天主和愛人」的信念,神會給我們力量去完成,靈修過程中也容易得到喜樂。

天主教自古以來存在殉教的致命聖人,虛、刻苦身心的沙漠教父,或是選擇隱修的修士。隨著時代演變,現代人若能善盡本分,透過祈禱、齋戒、讀聖書、望彌撒等聖事,且付出愛心服務奉獻,同樣也能活出靈修的生活。

您平日的修行(靈修)方式為何?過程中若遇到瓶頸該如何突破、化解呢?

常遠法師:默照禪法是我平日的修行方法,它是以一種獨特培養生命的覺察力,讓漫無止盡的色、受、想、行、識漸漸平息下來,具足覺悟自己、覺悟一切的能力。

瓶頸是自己的思想轉不過來,是自我觀念的設限,修行遇瓶頸要多懺悔,最重要的是發利益眾生的大願,如此種種阻礙就有力量去排解,將自我界限拆掉,種種的困頓都是修行的逆增上緣。

曾慶導神父:身為神職人員,透過每日的早晚課、祈禱、默想、彌撒,每周遵守不食肉的「小齋」,及一天只吃一頓飽飯的「大齋」等靈修活動,善盡自己的本分。

靈修是感覺靈在與喜樂的「神慰」過程,反之遇到瓶頸稱為「神枯」期,此一時期往往是神的試煉,若能自我反省,且持續以祈禱、望彌撒、念《玫瑰經》等靈修聖事,益能彰顯對天主、對世人的愛;一旦通過考驗,靈修將更上一層次,與天主更為接近。



曾慶導神父簡介:

.現任輔仁大學神學院院長

.曾任輔仁大學神學院副教授

.座右銘:盡量以天主的眼光衡量世事,真正的偉大在於愛與服務,致力讓每個人服務且付出愛,人間就有真正的福樂。

常遠法師簡介:

.現任法鼓山三峽天南寺監院

.曾任法鼓山禪堂組員、法鼓山傳燈院監院

.座右銘:

面對它、接受它、

處理它、放下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