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是各地風景區櫻花季的結束,但也是全台灣賞螢季的開始,螢火蟲,這種在夜晚發著光的小昆蟲,中國古人給他許多不同的名稱,並賦予文化上的意義,而這些文化層面的意涵,曾見於前期文章中。
這次要與各位分享的是,在北部最大的都會區,台北市內就可以欣賞到點點螢光的地點,這些地點出現的種類及一些注意事項。
多數居住在都會區的普羅大眾,多以為要賞螢火蟲,非得到深山老林之內,方能一睹芳澤,確實,如果各位想看到成千上萬的螢火蟲,用自身的螢光傳遞著屬於他們的親密愛語,那這段時間內,台北縣主打賞螢的地區,例如土城、三峽、三芝、坪林、石門、烏來各處,大眾都能在主辦單位的安排下,看到為數眾多的螢火蟲;但如果諸位周一到周五120小時的時間,已經全部賣給老闆及公司,周六日只想賴在台北,當個阿宅或沙發馬鈴薯,那邊都不去;「萬一不幸」親朋好友邀約賞螢,最好就在台北市信義區周邊,至於數量多寡是次要考量,以下介紹這兩個地點,可讓休閒時間極少的諸位,藉由賞螢,使身心獲得一些舒緩的空間。
首先是虎山市民森林,搭台北市公車,到福德國小站,下車後往福德街251巷口走過去,左轉通過松山慈惠宮的牌樓後繼續向前行,便會抵達虎山市民森林的入口。
虎山市民森林入口處左手邊有一條往上爬的樓梯,要賞螢,就是爬這條樓梯,約莫二十分鐘,到T字形的岔路口,往右轉,螢火蟲的主要棲息地便在諸位的左手側;棲息在這塊位於兩盞路燈中間的狹小步道邊坡的螢火蟲,主要是黑翅螢,另外尚有紅胸黑翅螢,這兩種螢火蟲通常共同棲息在同一棲地內,只是利用的空間不同,黑翅螢較喜歡棲息在森林邊緣較開闊的地方,以這種地點作為其繁殖場所,而紅胸黑翅螢則喜歡棲息在茂密的森林步道內,故較難發現,離開棲地之後繼續前行,在這段平坦的山路上,只要是沒有路燈照到的地方,都能看到螢火蟲,順著步道直走,往慈惠宮方向,最後會回到虎山市民森林的入口處。
第二個地點則是富陽森林公園,坐落在臥龍街272巷的馬路旁,搭捷運木柵線到「麟光站」,再步行五分鐘左右即可到達,進入公園內的步道,利用人類生物本能,用鼻子去聞,找出較潮濕的地方,這些地點就有點點螢光等著諸位光臨。 由於富森林公園的環境生態較豐富,且人為干擾程度較虎山市民森林低,所以公園內的螢火蟲種類較多,除了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外,還有大端黑螢及水生的黃緣螢。
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大端黑螢、黃緣螢,這些螢火蟲,如果沒有生態導覽員在一旁解說,那對於賞螢的諸位而言,不過就是「螢火蟲」,又有何可觀之處呢?
佛陀讓人們口誦「阿彌陀佛」做為方便法門,在沒有賞螢導覽員的帶領下,其實也有一些「方便法門」。
在這兩個地點賞螢時,黑翅螢是諸位最容易觀察到的螢火蟲,如果諸位在夜間無法順便分辨螢火蟲發光的顏色,也無法知道自己所處的周邊環境時,約有70%的機會,在諸位身邊閃亮的螢火蟲就是黑翅螢,因為數量眾多之故,各地賞螢季主要的觀賞物種便是黑翅螢。
紅胸黑翅螢及大端黑螢的發光顏色是橙色,且發光速率較快,唯一不同處是,大端黑螢多出現在樹冠,棲息地點較高,如果諸位在樹頂發現閃亮的光點,且顏色較紅,則可能是大端黑螢。公園內的水池周邊的螢火蟲,如果發光速度較黑翅螢為慢,光色較綠,則有可能是黃緣螢。
那要去這兩個地點賞螢時,要注意什麼事項呢? 攜帶一隻傳統黃光燈泡的手電筒,外面罩上紅色玻璃紙,LED手電筒雖然省電,但由於發光原理與傳統燈泡不同,既使罩上紅色玻璃紙,發出來的光線仍會影響螢火蟲活動。再來就是純觀賞不捕捉,螢火蟲在野外最多約兩星期的壽命,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交配之後,產下後代,請勿剝奪其他生物的天賦之權。
最後是一份省思之心,的確!在野外大山大水間,是為數眾多螢火蟲的家,但只要有一小塊棲息地,在都市內仍能發現這些小小的美麗生命,「生物棲息地保育」都市人真的找不到著力點?虎山的螢火蟲、青蛙,用著熠熠微光、清亮之鳴,告訴著我們,在繁華101大樓的後方小山仍有著他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