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斑蝶遷徙的原因不只是為了食物來源,也是為了繁衍後代。圖/蘇健忠
文/吳加雄(永和社大生態講師)
「如果我是一隻青斑蝶,那多棒啊!至少,在暑假要飛去日本時,就不用花機票錢了!」計算機上的六位數阿拉伯數字,讓我不禁幻想起來。
人類從非洲自發源後,無論為了何種原因,遷徙到其他地方生活,而這種事情,不僅僅是發生在人類身上,也發生在許多昆蟲上。
例如在台灣南北遷移的紫斑蝶,以及在台灣和日本之間遷移的青斑蝶。
在台灣,有一群研究者,在這段時間,在陽明山的山頭,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在青斑蝶身上刺青標記,就只為了想要了解這一群美麗的蝴蝶,牠們在台灣、日本及周邊地區(如綠島、蘭嶼或韓國及中國),是如何遷移的。這些青斑蝶為何非得要往外跑?為何不像其他種類的生物「安土重遷」,就一輩子待在某個地區之內就好呢?
在說明之前,我們先看看其他種類生物的例子吧!例如黑眉信天翁每年要從福克蘭群島飛往南非越冬;肯亞的牛羚會長途跋涉2900公里,跨越赤道,追逐滋養它們生命的雨水和草原,而有些鯨魚在熱帶海域繁殖後代,然後回到極地附近的海域覓食,而海龜為了找到合適的沙灘產卵,會長途跋涉近兩千五百公里。
為了食物、為了繁殖後代,看來就是這些生物要進行長途遷徙的原因了,那青斑蝶的原因又是甚麼呢?
都有!既是為了食物,也是為了繁殖後代。
陽明山的百拉卡公路、大屯山車道與二子坪步道旁,有許多的「島田氏澤蘭」而這種澤蘭對於青斑蝶來說,除了是美味的蜜源植物外,島田氏澤蘭花蜜的植物鹼,是雄青斑蝶要合成性荷爾蒙的成分,但台灣的島田氏澤蘭的開花季,只有在每年的五月~六月,所以每年的這段時間,陽明山頭總是聚集著許多青斑蝶,吸著澤蘭花蜜,不僅儲備著長途飛行的能量,也儲備著生兒育女的能量,準備北飛,前往日本。
但青斑蝶為何非要飛去日本生兒育女,難道在台灣不能做相同事情嗎?
對於青斑蝶而言,台灣是越冬場所,是用來度過凜冽寒冬的地方,為了要度過冬天,生物會出現兩種生理現象:脂肪累積及生殖滯育,說的淺白點,就是讓自己努力變胖並且不生後代,一切措施皆以保護自己度過冬天為優先,所以台灣對於青斑蝶而言,雖然不是生兒育女的地方,但同樣是維護族群存續的重要場所。
但蝴蝶飛上了天,要怎麼樣才能不迷路呢?那就留待下次專欄繼續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