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沒外界干擾的創作,往往才能呈現最純淨的心靈底蘊!正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大音希聲—林良材個展」,聾啞藝術家林良材運用立體與平面造型變化,在作品彰顯生命無聲的吶喊,更洞見人性深刻的關懷。
林良材自幼喜愛繪畫,就讀國立藝專為繪畫立下良好基礎,後來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留學,開始接觸雕塑,創作開始由平面到立體,風格亦同時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回國後仍堅持創作,二○○八年獲得吳三連獎,且是唯一得獎人。
林良材的作品偏好以「生鐵」為創作媒材,材質選擇也成了他作品的另一種代表語言。林良材表示,生鐵跟人一樣,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變化,尤其是鏽蝕過程中,生鐵平滑表面逐漸剝落後的層次肌理,當鏽粉顏色轉為橘紅色系時,作品益顯柔和、溫暖。
「林良材個展」即日起至五月九日,在史博館四樓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