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九日在大陸海南開幕,本屆獨特之處,除了主題「綠色復甦」與環保有關,今年與會嘉賓突破千人,規模也創歷屆之最。更重要的是,這場非官方盛會到處可見各國政要;當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發表演講,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與澳洲前總理霍克在台下鼓掌,區域經濟合作的腳步正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加速,亞太各國無不爭相派出具代表性的人物,開拓交流合作的管道。
我方雖由總團長錢復與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率三十九名「百姓」赴會,以個人身分參與,但馬英九總統對團員指示十六字箴言「以民為先,精誠合作,和衷共濟,再創雙贏」,足以說明我在其中的政治態勢;而蕭萬長副總統日前會見菲律賓前總統、《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羅慕斯,正代表我方在此次論壇中已從多角度積極運作,全力開發「活路外交」。
國泰慈善基金會董座
錢復
至於我方此行的團長錢復,時任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他指出,這次與會的三十九人都是百姓,沒人具有官銜,赴會僅代表個人。錢復認為,台灣有很多商機可透過參加博鰲論壇的代表,和對岸政府、企業界對談,是增加商機的好管道之一,因此肯定博鰲論壇的功能。
錢復表示,這次他參加博鰲論壇目的和去年大致上相同,兩岸進入和平發展,怎維持和平關係、同時增進交流非常重要,此行他也將率台灣工商金融界重量級人物將,與大陸企業界進行交流探討。
前行政院長
劉兆玄
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一度傳出將陪同錢復參加今年的博鰲論壇,並期待和習近平見面。最後雖然「疑」在台灣政壇紛擾下,讓他選擇前往美國為政府宣傳簽署ECFA的好處,但我方隨即以「文化交流」的姿態避開政治上的疑慮,讓現任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和錢復搭檔出擊博鰲。這也創馬政府最高階層卸任官員登陸的紀錄。
「我認為這是文化事務,沒什麼不能說。」以「文化主管」官銜參與的劉兆玄感嘆,「媒體的嗅覺向來有問題。」但畢竟身分特殊,兩岸向來就傳聞有「密使」,再加上朝野為了ECFA而針鋒相對的情況下,他此次大陸行自然很容易被人刻意抹上神秘色彩,影響兩岸交流正常化。實際上,即使民進黨執政期間,仍有許多政府卸任官員赴陸,其中就有副院長級以上官員以專案出訪。
菲律賓前總統
羅慕斯
博鰲論壇理事長羅慕斯,是菲國第十二任總統。他在馬可仕年代官至代總參謀長,但一九八六年倒戈相向,支持柯拉蓉出任總統,使馬可仕政府倒台。一九九二年他接替卸任的柯拉蓉出任總統,直至一九九八年交棒予艾斯特拉達。
羅慕斯三月底曾應菲國台商邀請,來台參加「第二屆台灣─菲律賓總統盃高爾夫球賽」;在訪台期間,他曾會見台北市長郝龍彬、高雄市長陳菊,以及高雄縣長楊秋興等人。據了解,羅慕斯在博鰲論壇期間,可能參加兩岸企業家在當地舉行的「圓桌論壇」,了解兩岸商簽經濟協議(ECFA)之後的最新商機。經濟部長施顏祥曾表示,希望能夠爭取跟東協十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菲律賓沒有例外。」
中國「儲君」
習近平
羅慕斯雖是博鰲論壇理事長,但對正在洽簽ECFA的台灣來說,能在會中與中國高層展開「第一類接觸」更加重要。畢竟習近平二年後有可能接下胡錦濤的位子,會中與他的互動情況,自是我方博鰲行的焦點之一。
現年五十七歲的習近平,是中共元老習仲勛的兒子,也是目前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中排名最前的一個,外界看好他在二○一二年中共十八大將接下總書記職位,因而有「儲君」之稱。他自從二○○八年三月當選國家副主席,二年來不斷歷練國際事務,除在國內接見各國元首、國王、政要,這兩年共出訪五次,足跡包括西亞、拉美、歐洲、東亞等地區數十國。
在擔任廈門副市長、甚至後來的福建省長時,他頻繁地與台商接觸,更全力推動台閩間的農業與經貿合作。二○○○年九月,剛任省長的他說,發展兩岸經貿合作是符合兩岸人民的利益,他並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形容雙方交流的趨勢無法阻擋。以他對台商和兩岸情勢的了解,未來他若更上一層樓,對兩岸政經局勢或可帶來正面助益。
新加坡國務資政
吳作棟
其實我方不光只聚焦於兩岸互動,因為和中國進行的貿易協商若順利完成,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意願將大為提高,因此博鰲就像一塊敲門磚,可用來判斷東協對我的姿態。其中,新加坡一直傳出有高度意願與我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有立委甚至樂觀認為今年內一定簽得成;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此次出席論壇,或將帶來更進一步好消息。
吳作棟祖籍中國福建,一九四一年出生於新加坡,一九七七年入閣,出任財政部資深部長,此後先出任過貿工部長、衛生部長和國防部長。一九九○年總理李光耀決定交棒後,全體內閣成員投票決定由吳作棟接任。二○○四年他正式請辭,由副總理李顯龍接任總理,吳作棟則轉聘國務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