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朝野黨團昨天協商《產業創新條例》草案,雙方在民進黨團先前質疑的「產業園區淪為炒地皮」問題上達成共識,國民黨團同意增防炒地皮條款,因此敲定下周五院會開始處理條文。
至於外界關注營利事業所得稅,到底是維持原草案「百分之二十」,或是外傳的要改為「百分之十七」?對此,國民黨團表示還沒有確定版本,要到下周一黨團大會才會定案,但絕不會是民進黨團提出的「一律百分之十七點五」。
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主持產創條例協商,針對民進黨團憂心產業園區設置專章,會讓台灣到處都是產業園區,變成華而不實的「園區王國」,而且草案賦予相關單位僅憑一條法律條文,就可以徵收人民土地、開發園區,有違憲之虞,國民黨團釋出善意,同意修正。
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表示,原本草案第五十三至五十五條,關於園區更新比率、徵收用地、提高或移轉建築容積等規定,都予以刪除,直接適用《都市更新條例》規範。
針對營運總部原先有「可設置園區或既有總部利用毗連非都市用地擴大」的條文,朝野協商後也予以刪除,循產業園區變更方式處理。
至於產業園區用地比率部分,據朝野協商共識,社區用地面積不超過百分之十、公共設施用地不得低於百分之二十,產業用土地不低於百分之六十。
針對民進黨團提出企業扶助基金一千億元的建議,林益世表示,國民黨團認為不宜再增設基金,行政院已在明年度預算中編列相關預算輔助傳統產業,黨團認為回歸總預算為宜。
對於產創條例最受企業矚目的營所稅率是否調降,國民黨團表示十二日會討論,但外傳行政院有意全面將營所稅拉低到百分之十七。民進黨團對此表示樂觀其成,「因為民進黨本來就主張塑造企業全面低稅賦環境」,但也希望國民黨考量國家稅賦負擔,切忌一味加碼。
據財政部粗估,產創條例若將營所稅降百分之一,稅損達一百六十億元,若要一口氣從現行的百分之二十,降到百分之十七,稅損將拉高到四百八十億元,但行政院認為,若取消四項功能性獎勵,對於稅損影響應不大。
另外,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等人則齊聲反對產創條例補助中小企業聘雇員工。林建甫說,就業補貼是因應金融海嘯引起的失業問題,不應一直補貼下去,否則就是與「創新」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