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願意分享,妳對這一段照護的心情嗎?」
「我覺得照護阿才的過程,我有百分之六十的傷痛,尤其我又正在懷孕,我可以感受到阿福嫂的心情……,唉,不知道日後該如何面對呢?」阿幼擔心地說。
但沒想到一個半月後,阿才的家人就帶著滿滿的感激回來病房,跟大家報告生活近況。兩個月後,阿福伯夫妻,更親手寫滿滿祝福的春聯來拜年。
又過了四個月,在遺族追蹤的電話訪問裡,照顧阿才多年的阿英更說:
「我從不知道對哥哥多年來的埋怨,可以在這歷程中,完全化成感謝;甚至現在回想起來,哥哥在生命的最後,更給我們很多很多的力量。」
護士小韻跟我說:
「原本我很悲傷,因為我覺得不能夠幫阿福嫂,完成她答應讓阿才『留一口氣回家往生』的心願。」
「阿福嫂一開始真的很強調這一件事情,但她卻又怕太早帶阿才回家,又會讓他受苦,最後才會妥協成『形式上留一口氣回家』。」
「我真的哭了好幾天,怨我自己為何不能再提早預測,阿才的生命跡象,已經接近終點
?」
「生命什麼時候到終點?只有老天爺才知道吧。」我安慰小韻。
「說的也是,不過直到那天電話訪問時,我聽到阿英說,她很高興哥哥的這一段臨終過程,能被拿出來分享,我才真的放心,我們當時沒有辜負這一家人。不過……。」
「為什麼阿才的父母親,最後會改變初衷,願意讓阿才在安寧病房往生呢?」護士小韻問我。
「我想一開始,阿福嫂希望她最愛的兒子,能夠在充滿家人愛的回憶的『家』中往生,不願意阿才在一個陌生的病房裡面往生。」
「嗯…」
「等到這家人發現,安寧團隊的護士小姐們,就像家人一樣的照顧阿才,才轉變心念,願意讓阿才在充滿愛的地方│不論是家裡或安寧病房往生。」
「原來如此,真感謝阿才一家人對我們的信任。」
「阿幼,現在妳放心了吧?」接著我又打電話,跟正在放產假的專科護理師報告最新進展。
「對啊,那天聽到阿英說,她也很希望其他的臨終末期病人,都可以接受到像她哥哥一樣的臨終照護時,我就覺得我們的工作,再辛苦也值得。」
「懷胎辛苦,生產更痛,如今妳是兩個小孩的媽,妳還願意承受這種工作壓力嗎?」
「有家屬們的鼓勵與信任,未來我將會用一個母親懷胎時的心情服務病人,讓那些不得已,只能在安寧病房嚥下最後一口氣的病人,也都能有回到母親懷抱的感覺。」(完)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