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陰影籠罩 身心受創嚴重

李祖翔 |2010.04.04
900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一提起輔導的個案,臨床社工員張玉芳就難過,最近輔導的小傑,目睹暴力時間長達十年,他並不是直接遭受虐待,而是目睹爸爸對媽媽長期施暴,為了逃離遭受毒打的命運,媽媽和其他手足都逃家了,張玉芳說,小傑幸運得到基金會的輔導,弟妹卻失蹤了。

小傑說:「爸爸很早就離家出走,我們每天都在期待爸爸回來。」但是爸爸難得出現,卻是對撫養他們的媽媽施暴。張玉芳說,由媽媽照顧的目睹暴力兒,會因為爸爸的暴力而產生恨意,不服從管教,別人還以為這些孩子不受教、叛逆,而如果爸爸再娶,繼母持續虐待,恨意就更深。

長期目睹暴力會有什麼樣的症狀?小傑無法控制自己,不願意面對未來,他用吃和睡的循環代替生活,他也不斷露出吊死鬼般的白眼,因為他覺得人生中的光亮快要消失;小傑希望未來能結婚,有個安定的家,太太不要去工作,要專心在家帶小孩。等到完成結婚生子的夢想後,小傑要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結束生命。

勵馨基金會研究專員杜瑛秋,曾輔導過一名高一的個案,因為父毆妻、妻再毆子,所以不喜歡待在家,該名個案習慣蹺課,最後加入幫派、殺人,他的身高不到一五○公分,體重四十公斤,可是入獄後環境和心情都能穩定,半年就長到一八○公分,身體健壯,由此可見環境影響人甚鉅,受虐兒的身心靈都受到極大的挑戰。

張玉芳說,輔導目睹暴力或受暴兒不容易,但一定要讓他們學會「打一一三婦幼專線」!社會常疑惑為什麼他們不求救?因為他們對社會不信任,也不知道打了專線該說什麼?是描述怎麼被至親狂毆?還是指控爸爸打媽媽?他們無法肯定自己存在的意義,對社交感到怯步,只想逃離恐懼,被逼急了只有以暴止暴。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說,暴力包含肢體、精神(漠視、鄙視)、控制經濟和人際關係、語言暴力等,例如施暴後送禮補償對方,脾氣來再毆,毆完又送禮,雖然事後都和解,卻在不知不覺中留下長期施暴的陰影,不過若有外控力,如社會輿論,施暴者就會收斂,她建議社工、鄰居和師長要「多觀察、勤通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