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嬤 棉被花42變

林淑妙 |2010.04.04
2986觀看次
字級

【記者林淑妙萬華報導】早期位於萬華(艋舺)地區的旅館,流傳著一種技藝,房務人員必須將棉被摺出造型,這也算是早期台灣特有的旅館文化。但隨社會變遷,這項文化幾乎消失殆盡。

目前在古山園旅社服務,人稱「何阿嬤」的何欣怡,可說是僅存精通「摺棉被花」的人。早年失學、擁有一副好歌喉的何欣怡,曾擔任過診所櫃臺、車掌小姐,也應徵過唱片公司歌星,徵選試唱時打敗過老牌歌星陳芬蘭;她還參加過摺棉被大賽,並以自創的四十二種棉被花樣,榮獲冠軍的頭銜。

她自創棉被摺法,從天牛、竹筍、御飯糰、天鵝、美人腿到喇叭花,只見何阿嬤熟練地將棉被鋪平,拉起對角線對折,之後速度之快,讓人無法看清方向,此時的棉被在她手中,就像玩具般,短短二十秒就摺出不同花樣。

擁有三十多年旅館服務資歷的何欣怡表示,剛開始是一位阿婆教她摺棉被,但每個房間都是固定一種摺法。但這對生性不服輸、喜歡創新、研究的何欣怡來說,實在是「很無聊」,因此她開始自己「玩」棉被,她笑說,我從沒想過要摺什麼造型,都是隨心情而定,只是在摺棉被的當下,就會先想下一步要怎麼摺。

由於這套棉被摺法所有的步驟,都存在何欣怡腦袋裡,她說,現在年紀大了,很多樣式較少做已經慢慢忘記了。五年多前何欣怡來到古山園旅社,被老闆林憲忠發現這項特殊的文化技藝,當下林憲忠便決定,要讓大家看到這項台灣早期特有的旅館文化。

近年來林憲忠舉辦藝文、地方特色導覽,並結合何欣怡自創的「摺棉被花」活動,吸引國內外媒體、觀光客的目光,這樣的轉變,也間接地讓人們擺脫對華西街負面的印象。林憲忠不諱言的說,活動只是一時的,但真正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將這項幾乎失傳的技藝流傳下來。

目前林憲忠正規畫,除了自己學習摺棉被花外,也由何欣怡口述、示範,再將所有的棉被摺法以文字、圖片及影音的方式記錄下來,並結合社區、民宿業者一起學習,讓這項庶民文化得以保存下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